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流感病毒的结构 | 第10-13页 |
·病毒核心 | 第11-12页 |
·基质蛋白 | 第12页 |
·包膜 | 第12页 |
·血凝素 | 第12页 |
·神经氨酸酶 | 第12-13页 |
·病毒对宿主的识别与黏附 | 第13-16页 |
·唾液酸 | 第13-15页 |
·病原体与靶点唾液酸的相互作用 | 第15-16页 |
·流感病毒的分类 | 第16-17页 |
·流感病毒的变异 | 第17-18页 |
·流感病毒的亚型 | 第18页 |
·流感病毒的命名 | 第18页 |
·流感病毒的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 第18-19页 |
·H1N1流感病毒及其全球大流行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山东省甲型流感病毒毒株的定型及相关分析 | 第22-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页 |
·流感病毒数据库 | 第23页 |
·序列数据 | 第23页 |
·序列比对分析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流感病毒数据库中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 | 第23-26页 |
·山东省流感病毒HA基因与NA基因的分型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山东省甲型流感病毒毒株基因组进化分析 | 第30-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数据材料 | 第32页 |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甲型H1N1流感病毒A/Shandong/01/2009的HA蛋白的来源 | 第33-34页 |
·甲型H1N1流感病毒A/Shandong/01/2009的NP蛋白的来源 | 第34-35页 |
·甲型H1N1流感病毒A/Shandong/01/2009的NS基因的来源 | 第35-36页 |
·甲型H1N1流感病毒A/Shandong/01/2009的MP基因的来源 | 第36-37页 |
·甲型H1N1流感病毒A/Shandong/01/2009的NA基因的来源 | 第37-38页 |
·甲型H1N1流感病毒A/Shandong/01/2009的PA基因的来源 | 第38-39页 |
·甲型H1N1流感病毒A/Shandong/01/2009的PB2基因的来源 | 第39-40页 |
·甲型H1N1流感病毒A/Shandong/01/2009的PBl基因的来源 | 第40-44页 |
第四章 山东省流感毒株HA蛋白受体位点结构性质分析 | 第44-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寡糖受体分子的从头计算 | 第46页 |
·HA蛋白质的模建与表面电势分析 | 第46页 |
·HA蛋白质与受体寡糖的对接分析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寡糖受体分子的设计与电势分析 | 第47页 |
·HA蛋白质的模建及其模板结构分析 | 第47-49页 |
·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分析 | 第49-50页 |
·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的静电势分析 | 第50-51页 |
·HA蛋白与受体的对接分析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HA/NA蛋白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53-6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3-54页 |
·流感病毒HA蛋白氨基酸序列 | 第53-54页 |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及分析工具 | 第54页 |
·病毒蛋白的糖基化、脂化位点、二硫键分析 | 第54页 |
·蛋白结构的同源模建 | 第54页 |
·抗原表位分析 | 第54页 |
·蛋白表面性质分析 | 第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62页 |
·HA蛋白的糖基化、脂化位点、二硫键分析 | 第54-56页 |
·HA蛋白的抗原决定簇分析 | 第56-60页 |
·NA蛋白模建与抗药性预测分析 | 第60-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