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预应力锚索地梁概述 | 第10-12页 |
| ·预应力锚索 | 第10-11页 |
| ·预应力锚索与地基梁组合结构 | 第11-12页 |
| ·现有的预应力锚索地梁内力计算理论 | 第12-15页 |
| ·预应力锚索地梁荷载传递规律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预应力锚索荷载传递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预应力锚索地梁内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20-36页 |
| ·常用的几种线弹性模型 | 第20-25页 |
| ·温克尔(E.Winkler)模型 | 第20-21页 |
| ·弹性连续介质模型 | 第21-23页 |
| ·双参数地基模型 | 第23-25页 |
| ·温克尔(Winkler)弹性地基上预应力锚索地梁内力的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 ·预应力锚索地梁内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 第27-31页 |
| ·梁的基本方程 | 第27-28页 |
| ·双参数弹性地基上有限长梁内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 第28-31页 |
| ·双参数地基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 第31-33页 |
| ·工程实例分析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预应力锚索地梁荷载传递规律的理论研究 | 第36-45页 |
| ·预应力锚索地梁荷载传递规律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6-39页 |
| ·弹性力学的位移通解 | 第36页 |
| ·空间半无限体表面受法向集中力作用的位移及应力的解 | 第36-38页 |
| ·圣维南原理 | 第38-39页 |
| ·地表受非均布线形荷载时地基中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 第39-41页 |
| ·算例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预应力锚索地梁荷载传递规律的现场实验研究 | 第45-59页 |
| ·前言 | 第45页 |
| ·试验内容 | 第45页 |
| ·岩石力学室内实验 | 第45-51页 |
| ·单轴压缩变形试验 | 第45-49页 |
| ·直剪试验 | 第49-51页 |
| ·预应力锚索地梁荷载在岩土体中传递规律的现场试验研究 | 第51-58页 |
| ·试验边坡地质概况 | 第51页 |
| ·试验仪器及测点埋设概况 | 第51-54页 |
| ·试验原始记录数据 | 第54-55页 |
| ·试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预应力锚索地梁荷载传递规律的有限元分析 | 第59-68页 |
| ·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荷载传递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9-62页 |
| ·模型的选择 | 第59-61页 |
| ·单元的选择及描述 | 第61-62页 |
| ·预应力锚索地梁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62-64页 |
| ·分析求解 | 第64-67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 ·预应力锚索地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评述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关于预应力锚索地梁设计计算方法的探讨 | 第68-79页 |
| ·预应力锚索合理锚固段长度的设计计算方法 | 第68-71页 |
| ·锚固段长度计算的分析准则 | 第69页 |
| ·注浆体与岩土体界面的抗剪强度 | 第69-70页 |
| ·锚固段设计长度的确定 | 第70-71页 |
| ·地梁内力计算与配筋 | 第71-76页 |
| ·地梁内力计算与配筋 | 第71-73页 |
| ·工程实例计算 | 第73-76页 |
| ·预应力锚索地梁设计间距的计算方法 | 第76-77页 |
| ·预应力锚索应力松弛区的加固计算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页 |
| ·建议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