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6页 |
·NOM及其来源 | 第11-12页 |
·植物单宁及其来源 | 第12-14页 |
·NOM对水质及水处理过程的影响 | 第14-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单宁酸的定量方法 | 第18-30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仪器、试剂 | 第19页 |
·实验步骤 | 第19-20页 |
·结果分析 | 第20-28页 |
·单宁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 | 第20-23页 |
·单宁酸的HPLC定量分析 | 第23-26页 |
·单宁酸的红外光谱外标法测定 | 第26-28页 |
·三种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单宁酸在给水处理中的稳定性 | 第30-49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仪器、试剂 | 第31-32页 |
·单宁酸溶液的储备条件 | 第32页 |
·单宁酸溶液的胶体稳定性 | 第32页 |
·单宁酸的络合、水解、氧化 | 第32-34页 |
·结果分析 | 第34-48页 |
·单宁酸溶液的储存条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单宁酸溶液的胶体稳定性 | 第35-40页 |
·单宁酸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 | 第40-45页 |
·单宁酸的水解作用 | 第45-47页 |
·氧化剂对水溶液中单宁酸的氧化作用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络合和氧化作用对单宁酸DBPFP的影响 | 第49-76页 |
·引言 | 第49-51页 |
·三卤甲烷生成势和卤乙酸生成势的测定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60页 |
·仪器、试剂 | 第51-52页 |
·卤乙酸溶液及三氯甲烷溶液的配制 | 第52-53页 |
·HAAs水样的衍生化过程及GC-ECD的测量条件 | 第53-55页 |
·三氯甲烷水样的前处理过程及GC-ECD测量条件 | 第55-56页 |
·臭氧的测定 | 第56-57页 |
·不同初始浓度的单宁酸及其络合前后的HAAFP和THMFP | 第57页 |
·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与单宁酸络合前后的HAAFP和THMFP | 第57-58页 |
·臭氧氧化前后单宁酸的HAAFP和THMFP | 第58页 |
·单宁酸与水体中常见金属离子络合前后HAAFP和THMFP | 第58-59页 |
·络合和氧化作用顺序对单宁酸HAAFP和THMFP影响 | 第59-60页 |
·结果分析 | 第60-75页 |
·混标标准曲线 | 第60-61页 |
·液相中臭氧浓度随通气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61-62页 |
·单宁酸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2-66页 |
·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臭氧氧化作用的影响 | 第68-70页 |
·天然水中的常见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70-73页 |
·金属离子和臭氧加入顺序的影响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