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 | 第1-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6页 |
第一章 2003—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监测 | 第16-26页 |
引言 | 第16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16-21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21-23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23-26页 |
第二章 1999-2006年南京地区四环素高度耐药的淋球菌tetM基因分型研究 | 第26-36页 |
引言 | 第26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26-31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31-33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33-36页 |
第三章 1999-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青霉素耐药性及耐药质粒基因型研究 | 第36-44页 |
引言 | 第36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36-39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39-41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41-44页 |
第四章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 第44-60页 |
引言 | 第44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44-47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47-54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54-60页 |
第五章 头孢曲松低敏的淋球菌中PBP2氨基酸替代或插入模式研究 | 第60-78页 |
引言 | 第60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60-63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63-73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73-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论文综述 | 第80-87页 |
志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