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1.1 多酸化学发展简史 | 第7-8页 |
1.2 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方法 | 第8-11页 |
1.2.1 杂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8-10页 |
1.2.2 水热合成 | 第10-11页 |
1.2.3 其它合成方法 | 第11页 |
1.3 杂多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 第11-13页 |
1.3.1 Keggin结构多阴离子 | 第12页 |
1.3.2. Dawson结构多阴离子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钼—氧化合物概述 | 第13-25页 |
2.1 同多钼酸盐水溶液化学 | 第13-16页 |
2.2 Mo-O簇水热合成化学 | 第16-17页 |
2.3 典型化合物的结构举例 | 第17-23页 |
2.4 Mo-O化合物合成原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新型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Cu(2,2’bpy)_2}_2Mo_8O_(26)] | 第25-35页 |
3.1 前言 | 第25-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3.2.2 水热合成 | 第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3.3.1 合成 | 第27-29页 |
3.3.2 晶体结构 | 第29-32页 |
3.3.3 物理测试 | 第32-35页 |
3.3.3.1 IR光谱 | 第32-33页 |
3.3.3.2 ESR光谱 | 第33页 |
3.3.3.3 UV/DRS光谱 | 第33页 |
3.3.3.4 Raman光谱 | 第33页 |
3.3.3.5 TG分析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附录 | 第36-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