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 | 第9-21页 |
一、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 | 第9-11页 |
二、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度量 | 第11-12页 |
三、 我国货币政策特征及其效果的基本把握 | 第12-21页 |
第二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传导机制 | 第21-58页 |
一、 体制转换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模式和特征 | 第21-24页 |
二、 中国货币政策运行机制的最终目标选择 | 第24-29页 |
三、 中国货币政策运行机制的中介目标选择 | 第29-45页 |
四、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极其有效性 | 第45-56页 |
五、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展望 | 第56-58页 |
第三章 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 | 第58-64页 |
一、 转轨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 | 第58页 |
二、 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调节 | 第58-60页 |
三、 中国反周期宏观金融调控分析 | 第60-62页 |
四、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62-64页 |
第四章 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 | 第64-69页 |
一、 产业结构均衡调节的目标和方法 | 第64-65页 |
二、 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政策调节的战略方针 | 第65-66页 |
三、 产业结构偏差的协调工具——货币政策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