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商业贿赂犯罪立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进程及现状第12-21页
 第一节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进程第12-20页
  一、195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第12-13页
  二、197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页
  三、国务院的几个《通知》第13-14页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系列立法第14-15页
  五、1996 年《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15页
  六、199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2006 年《刑法修正案(六)》第15-17页
  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新的司法解释第17-20页
 第二节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现状第20-21页
第二章 国外反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概况状及给我国的启示第21-27页
 第一节 国外及国际公约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概况第21-25页
  一、美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概况第21-22页
  二、日本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概况第22-23页
  三、德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概况第23页
  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第23-25页
 第二节 国外及国际公约给我国商业贿赂刑事立法的启示第25-27页
  一、美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启示第25页
  二、日本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启示第25页
  三、德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启示第25-26页
  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启示第26-27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缺陷第27-35页
 第一节 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缺陷第27-28页
  一、没有对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做出界定第27页
  二、商业贿赂犯罪个人主体的范围过窄第27-28页
  三、单位作为商业贿赂主体的范围过窄第28页
 第二节 商业贿赂犯罪的对象范围过窄第28-30页
  一、商业贿赂犯罪对象学说第28-29页
  二、我国采用的商业贿赂犯罪对象学说及其缺陷第29-30页
 第三节 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存在缺陷第30-31页
  一、财产刑的不完善第30-31页
  二、资格刑的不完善第31页
 第四节 商业贿赂罪犯罪的构成要件存在问题第31-32页
  一、商业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二、商业行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存在的问题第32页
 第五节 缺乏海外反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第32-35页
  一、海外商业贿赂犯罪的典型案例第32-33页
  二、海外反商业贿赂犯罪立法的缺乏及其危害第33-35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措施第35-44页
 第一节 明确及扩大商业贿赂犯罪主体范围第35-36页
  一、应当明确单位内“工作人员”的范围第35页
  二、应当增加几个商业贿赂犯罪的个人主体第35-36页
  三、应当将非国有单位纳入商业受贿罪主体范围第36页
 第二节 调整商业贿赂犯罪的对象范围第36-38页
  一、不同学者对扩大商业贿赂犯罪对象范围的争议第37页
  二、笔者建议采用“一切利益说”及其原因第37-38页
 第三节 完善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第38-40页
  一、完善财产型第38-39页
  二、增设资格刑的种类第39-40页
 第四节 修改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第40-41页
  一、取消商业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第40-41页
  二、取消商业行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第41页
 第五节 增设海外反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第41-44页
  一、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第42页
  二、不增设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邦数据库系统查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借鉴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经验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财政制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