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桑木场—酒店垭构造形成演化与多期流体充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6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石油构造研究 | 第10-11页 |
·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 第11-12页 |
·川东南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4-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5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17页 |
·地层 | 第17-19页 |
·区域构造概况 | 第19-20页 |
·基础石油地质条件 | 第20-23页 |
·烃原岩条件 | 第20页 |
·储集条件 | 第20-21页 |
·盖层条件 | 第21-23页 |
·保存条件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桑木场-酒店垭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 第25-62页 |
·概述 | 第25页 |
·构造特征 | 第25-36页 |
·复式背斜南东翼构造特征 | 第25-29页 |
·复式背斜北西翼构造特征 | 第29-36页 |
·构造隆升时间及序列 | 第36-50页 |
·桐弯期的隆升 | 第36-38页 |
·海西期的隆升 | 第38-39页 |
·印支期的隆升 | 第39页 |
·燕山晚期以来的隆升 | 第39-50页 |
·埋藏史分析 | 第50-53页 |
·第一次沉降及生烃 | 第50页 |
·第二次沉降及二次生烃 | 第50-53页 |
·第三次沉降 | 第53页 |
·构造演化 | 第53-60页 |
·海相克拉通盆地发育时期 | 第53-58页 |
·陆相盆地发育时期 | 第58-59页 |
·盆地消亡、褶皱造山时期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桑木场-酒店垭构造多期流体充注特征 | 第62-72页 |
·丁山1 井多期流体充注 | 第62-66页 |
·林1 井多期流体充注 | 第66-69页 |
·林1 井地下多期流体充注 | 第66-68页 |
·林1 井地表多期流体充注 | 第68-69页 |
·两井及地表流体充注特征对比 | 第69-71页 |
·共同点 | 第69-70页 |
·不同点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流体来源的地球化学示踪 | 第72-92页 |
·概述 | 第72页 |
·研究原理及方法 | 第72-74页 |
·丁山1 井盐水流体 | 第74-81页 |
·丁山1 井盐水流体特征 | 第74-78页 |
·丁山1 井盐水流体来源 | 第78-81页 |
·林1 井盐水流体 | 第81-90页 |
·林1 井盐水流体特征 | 第81-87页 |
·林1 井盐水流体来源 | 第87-90页 |
·两井及地表流体来源对比 | 第90-91页 |
·茅口组地层中的流体 | 第90页 |
·石牛栏组地层中的流体 | 第90页 |
·牛蹄塘组地层中的流体 | 第90-91页 |
·灯影组地层中的流体 | 第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6章 构造对多期流体充注和保存条件的控制作用 | 第92-99页 |
·研究思路与原理 | 第92页 |
·构造演化与多期流体充注的匹配关系 | 第92-96页 |
·构造对丁山1 井古油藏流体保存条件的控制作用 | 第96-97页 |
·构造对丁山1 井气藏保存条件的控制作用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