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流域——一定自组织特性的非线性复杂系统 | 第14-16页 |
·流域水文模型——复杂水文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 | 第16-17页 |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冰川积雪区——水热强烈耦合区域的水文过程及其模拟 | 第20-22页 |
·代表性单元流域方法——热力学理论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 第22-27页 |
·基于REW 的流域水文模型研究 | 第22-23页 |
·基于REW 的流域水文模型本构关系研究 | 第23-26页 |
·基于REW 的流域水文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流域热力学系统水文模型 | 第28-40页 |
·THModel 的模型框架 | 第28-33页 |
·非寒区水文过程的主要本构关系 | 第33-39页 |
·质量交换项本构关系 | 第33-36页 |
·动量交换项本构关系 | 第36-38页 |
·其他本构关系及几何关系 | 第38-39页 |
·模型的数值求解 | 第39-40页 |
第3章 冰川积雪区流域热力学水文模型 | 第40-67页 |
·概述 | 第40-41页 |
·冰川区 | 第41-46页 |
·冰川区质量、能量守恒方程 | 第41-42页 |
·基于能量平衡法的冰川区方程闭合 | 第42-46页 |
·积雪区 | 第46-52页 |
·积雪区质量、能量守恒方程 | 第47页 |
·基于度日因子法的积雪区方程闭合 | 第47-52页 |
·非饱和区 | 第52-55页 |
·非饱和区质量、能量守恒方程 | 第52-53页 |
·基于最大未冻水含量模型的非饱和区方程闭合 | 第53-55页 |
·流域水文本构关系研究——以宏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为例 | 第55-67页 |
·宏观尺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定义 | 第56-57页 |
·宏观尺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59页 |
·宏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方法 | 第59-63页 |
·宏观尺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特性分析 | 第63-67页 |
第4章 模型在乌鲁木齐河源区的应用 | 第67-89页 |
·乌鲁木齐河源区流域概况 | 第67-68页 |
·模型数据处理 | 第68-71页 |
·流域特性参数 | 第68-69页 |
·气象数据 | 第69-70页 |
·其他数据 | 第70-71页 |
·模型结构 | 第71-72页 |
·率定期结果及分析 | 第72-78页 |
·验证期结果及分析 | 第78-80页 |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第80-89页 |
·基于扰动分析法的敏感性分析 | 第81-83页 |
·基于GLUE 方法的敏感性分析 | 第83-89页 |
第5章 模型在美国Reynolds Creek 实验流域的应用 | 第89-108页 |
·Reynolds Creek 实验流域概况 | 第89-91页 |
·流域降水时空变异性分析 | 第91-95页 |
·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第91-92页 |
·降水时空信息熵分析 | 第92-95页 |
·模型数据处理 | 第95-99页 |
·REW 划分 | 第95-97页 |
·REW 气象数据处理 | 第97-99页 |
·模型率定及验证 | 第99-105页 |
·模型结构 | 第99页 |
·率定期结果及分析 | 第99-103页 |
·验证期结果及分析 | 第103-105页 |
·积雪消融空间变异性影响分析 | 第105-10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3页 |
·研究成果 | 第108-11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附录A 信息熵估计公式 | 第127-12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那与研究成果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