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性能建模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23页 |
| ·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 ·性能指标和因果关系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复杂系统量化分析方法综述 | 第15-20页 |
| ·研究框架及目标 | 第20-22页 |
| ·系统定义及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 ·本文结构 | 第22-23页 |
| 第2章 三维化的系统思考方法 | 第23-34页 |
| ·系统思考介绍 | 第23-29页 |
| ·基本模型 | 第23-27页 |
| ·通用业务模型 | 第27-29页 |
| ·系统思考的三维化 | 第29-33页 |
| ·三维化的系统 | 第29-31页 |
| ·三维化的系统思考建模方法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企业动态性能三维定性模型 | 第34-50页 |
| ·定性模型的核心增长引擎 | 第34-35页 |
| ·定性模型的三个维度 | 第35-41页 |
| ·实体增长引擎——实体对象维度 | 第35-37页 |
| ·管理回路——管理策略维度 | 第37-39页 |
| ·性能连接——性能输出维度 | 第39-41页 |
| ·三维化的企业动态性能定性模型 | 第41-49页 |
| ·实体维度与管理维度定性模型 | 第41-44页 |
| ·实体维度与性能维度定性模型 | 第44-49页 |
| ·三维化的企业定性模型框架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企业动态性能三维定量模型 | 第50-96页 |
| ·量化工具和方法 | 第50-55页 |
| ·一般因果关系量化方法 | 第50-53页 |
| ·系统动力学量化方法 | 第53-55页 |
| ·实体维度与管理维度定量模型 | 第55-89页 |
| ·采购增长引擎及各管理回路模型 | 第56-64页 |
| ·采购执行回路量化模型 | 第56-60页 |
| ·采购控制回路量化模型 | 第60-62页 |
| ·采购增长引擎和绩效回路量化模型 | 第62-64页 |
| ·生产增长引擎及各管理回路模型 | 第64-70页 |
| ·生产执行回路量化模型 | 第64-66页 |
| ·生产控制回路量化模型 | 第66-68页 |
| ·生产增长引擎和绩效回路量化模型 | 第68-70页 |
| ·销售增长引擎及各管理回路模型 | 第70-76页 |
| ·销售执行回路量化模型 | 第70-72页 |
| ·销售控制回路量化模型 | 第72-74页 |
| ·销售增长引擎和绩效回路量化模型 | 第74-76页 |
| ·物流增长引擎及各管理回路模型 | 第76-89页 |
| ·库存执行回路量化模型 | 第76-78页 |
| ·库存控制回路量化模型 | 第78-80页 |
| ·库存增长引擎和绩效回路量化模型 | 第80-83页 |
| ·运输执行回路量化模型 | 第83-85页 |
| ·运输控制回路量化模型 | 第85-86页 |
| ·运输增长引擎和绩效回路量化模型 | 第86-89页 |
| ·实体维度与性能维度定量模型 | 第89-95页 |
| ·数量类性能连接量化模型 | 第89-91页 |
| ·质量类性能连接量化模型 | 第91-92页 |
| ·时间类性能连接量化模型 | 第92-93页 |
| ·资金类性能连接量化模型 | 第93-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5章 模型仿真与企业性能分析 | 第96-113页 |
| ·模型仿真 | 第96-101页 |
| ·性能分析方法 | 第101-103页 |
| ·影响分析 | 第103-107页 |
| ·影响分析介绍 | 第103-105页 |
| ·影响分析示例研究 | 第105-107页 |
| ·诊断分析 | 第107-110页 |
| ·诊断分析介绍 | 第107-109页 |
| ·诊断分析示例研究 | 第109-110页 |
| ·优化分析 | 第110-112页 |
| ·优化分析介绍 | 第110-111页 |
| ·优化分析示例研究 | 第111-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13-114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 致谢 | 第118-11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