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产业转移税收政策相关理论及作用机制 | 第15-19页 |
一、相关税收理论 | 第15-16页 |
(一) 拉弗曲线 | 第15-16页 |
(二) 税收中性原则 | 第16页 |
二、产业转移中税收政策的作用机制 | 第16-17页 |
三、税收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 第17-19页 |
(一) 对区域投资、经济能力的影响 | 第17-18页 |
(二) 对资源的影响 | 第18页 |
(三) 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税收及政策现状 | 第19-26页 |
一、产业现状 | 第19-21页 |
(一) 经济增长态势 | 第19页 |
(二) 产业结构状况 | 第19-21页 |
二、税收现状 | 第21-24页 |
(一) 税收规模 | 第21-22页 |
(二) 税收结构 | 第22-24页 |
三、现行税收政策现状 | 第24-26页 |
(一)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体现 | 第24-25页 |
(二)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空间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税收指标分析 | 第26-34页 |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税负比较 | 第26-30页 |
(一) 宏观税负比较 | 第26-27页 |
(二) 按行业分类比较 | 第27-30页 |
二、皖江城市带税收指标比较分析 | 第30-34页 |
(一) 示范区税收弹性系数分析 | 第30-31页 |
(二) 示范区产业税负比较分析 | 第31-34页 |
第五章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税收政策改进 | 第34-46页 |
一、一般性税收政策改进 | 第34-35页 |
二、针对性税收政策改进 | 第35-46页 |
(一) 增值税 | 第35-37页 |
(二) 企业所得税 | 第37-39页 |
(三) 个人所得税 | 第39-42页 |
(四) 资源税 | 第42-44页 |
(五) 环境税 | 第44-46页 |
第六章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税收政策落实 | 第46-51页 |
一、税收政策原则选择 | 第46-47页 |
二、加强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税收合作体制的建设 | 第47页 |
三、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服务于示范区产业转移的建设 | 第47-51页 |
(一) 优化税收风险管理,有效配置皖江城市带资源、要素 | 第48页 |
(二) 科学分类税源 | 第48-49页 |
(三) 以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税源信息交换 | 第49页 |
(四) 以人才倾斜和培养为导向优化示范区人力资源配置 | 第49-50页 |
(五) 加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宣传力度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