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论证券市场的反操纵监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内在机理及构成要素第11-20页
 一、操纵行为的危害性第11-12页
 二、操纵行为的内在机理第12-14页
  (一) 证券产品的信息性第12-13页
  (二) 证券交易的虚拟性第13页
  (三) 证券投资者的盲从性第13-14页
 三、操纵行为的构成要素第14-18页
  (一) 主体要素第15页
  (二) 主观目的要素第15-16页
  (三) 行为要素第16-17页
  (四) 结果要素第17-18页
 四、操纵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18-20页
  (一) 操纵行为与欺诈的关系第18-19页
  (二) 操纵行为与炒作、投机的关系第19-20页
第二部分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主要类型第20-29页
 一、虚假交易型操纵行为第20-24页
  (一) 虚假申报第20-21页
  (二) 洗售第21-23页
  (三) 对敲第23-24页
 二、真实交易型操纵行为第24-26页
  (一) 连续交易第24-26页
  (二) 设定特定价格第26页
 三、信息型操纵行为第26-29页
  (一) 信息型操纵行为的基本内涵第26-27页
  (二) 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美国证监会诉PARK案为例第27-29页
第三部分 美国及香港地区反操纵监管的实践分析第29-42页
 一、证券市场反操纵监管的相关理论第29-32页
  (一) 自由交易市场理论第29-30页
  (二) 欺诈市场理论第30-31页
  (三) 法律不完备理论第31-32页
 二、美国对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监管第32-37页
  (一) 最近五年SEC对操纵市场行为的监管情况第32-33页
  (二) 反操纵监管法律框架第33-35页
  (三) SEC的反操纵监管特色第35-37页
 三、我国香港地区的反操纵监管实践第37-40页
  (一) 反操纵监管法律框架第37-38页
  (二) 反操纵监管的实践及特色第38-40页
 四、小结第40-42页
第四部分 我国反操纵监管制度之评析及完善第42-57页
 一、我国反操纵监管的现状第42-45页
  (一) 反操纵监管法律体系第42-43页
  (二) 历年我国操纵市场行为案件特征分析第43-44页
  (三) 操纵行为的监管主体第44-45页
 二、当前反操纵监管体系存在的相关问题第45-50页
  (一) 立法层面的不足之处第45-47页
  (二) 反操纵监管制度层面存在的缺陷第47-50页
  (三) 忽视交易所的一线监管作用第50页
 三、监管制度的完善——强化反操纵监管能力第50-53页
  (一) 明确监管目标第50-51页
  (二) 形成完整的反操纵监管链条第51-53页
 四、反操纵监管配套制度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的引入第53-57页
  (一) 开启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民事诉讼的立案之门第54-55页
  (二) 建立完善的诉讼赔偿机制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政务系统应急响应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Aβ蛋白PET显像用于AD诊断和疗效监测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