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 ·氮素迁移淋失引发的环境问题 | 第12-14页 |
| ·水体富营养化 | 第12-13页 |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 第13页 |
| ·农田N_2O的排放 | 第13-14页 |
| ·蔬菜硝酸盐超标 | 第14页 |
| ·农田氮素的迁移淋失 | 第14-17页 |
| ·农田氮素的迁移机理 | 第14-15页 |
| ·农田氮素的迁移淋失过程 | 第15页 |
| ·氮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 ·农田氮素流失的控制方法 | 第17-19页 |
| ·水体、大气氮污染的来源 | 第17-18页 |
| ·氮素流失的调控方法 | 第18-19页 |
| ·PAM农业利用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 ·PAM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 ·PAM防止土、水、肥流失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PAM的环境效应 | 第22页 |
| ·PAM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 ·PAM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第2章 引言 | 第25-27页 |
| ·研究背景 | 第25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 ·供试土壤 | 第27页 |
| ·供试PAM | 第27页 |
|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7-30页 |
| ·PAM对土壤NH_4~+-N吸附性能的影响试验 | 第27页 |
| ·PAM对土壤氮素淋溶特征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模拟降雨和坡度条件下PAM对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田间条件下PAM与强化剂对氮素迁移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1-61页 |
| ·PAM对紫色土吸附NH_4~+-N的影响 | 第31-33页 |
| ·PAM对土壤吸附NH_4~+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等温吸附方程的拟合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页 |
| ·PAM对土壤氮素淋溶特征的影响 | 第33-39页 |
| ·PAM施用对NH_4~+淋溶损失的影响 | 第33-35页 |
| ·PAM施用对NO_3~-淋溶损失的影响 | 第35-37页 |
| ·PAM施用对全氮淋溶输出的影响 | 第37页 |
| ·PAM对土壤NH_4~+和NO_3~-淋溶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室内模拟降雨和坡度条件下PAM对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 第39-57页 |
| ·PAM对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 第40-56页 |
| ·径流产流时间分析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页 |
| ·田间条件下PAM与强化剂共同对氮素迁移淋失的的影响 | 第57-61页 |
| ·种植期间氮素径流和渗漏液氮素的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 ·作物产量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 ·土壤氮素含量对比 | 第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1页 |
| ·建议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