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综述第10-15页
 (一) 信用卡的概述第10-13页
 (二) "恶意透支"的刑法含义第13-15页
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行为特征研究第15-26页
 (一) 对"持卡人"的正确理解第15-17页
 (二) "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第17-19页
  1.如何认定"超过规定限额"第17-18页
  2.如何认定"超过规定期限"第18-19页
 (三) "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第19-23页
  1."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应否成为恶意透支必要要件第20-22页
  2."催收"的认定第22-23页
 (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23-26页
  1.如何理解和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24页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第24-26页
三、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司法认定第26-35页
 (一)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与非罪的界定第26-30页
  1.恶意透支犯罪数额的计算问题第26-28页
  2.如何界定协议透支行为的性质第28-29页
  3.如何界定骗领信用卡后恶意透支的性质第29-30页
 (二)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是否存在未遂第30-31页
 (三)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共犯问题第31-33页
 (四)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罪数问题第33-35页
  1.何种情况下构成徐行犯第33页
  2.构成牵连犯的情况第33-34页
  3.构成连续犯的几种情况第34-35页
四、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立法问题第35-42页
 (一)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主体研究第35-39页
  1.理论争议第35-37页
  2.对单位实施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处理第37-39页
 (二)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罪名独立的可行性第39-42页
  1.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与诈骗罪的区别第40页
  2.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犯罪应否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第40-41页
  3.笔者的观点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壳聚糖和水杨酸诱导番茄幼苗耐热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观赏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