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融与东汉士风变迁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马融生平及其著述 | 第9-21页 |
第一节 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才高博洽,为世通儒 | 第14-18页 |
第三节 马融的著述情况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马融经学与东汉经学概况 | 第21-44页 |
第一节 马融之前东汉经学发展概况 | 第21-31页 |
一、今古文之争 | 第21-24页 |
二、今古文经学之融合 | 第24-31页 |
第二节 马融经学之特点 | 第31-37页 |
一、治古文经学,兼通今文 | 第31-33页 |
二、精于训诂,注重义理 | 第33-35页 |
三、引用谶纬,兼采阴阳五行之说 | 第35-37页 |
第三节 马融与郑玄之比较 | 第37-44页 |
第三章 东汉士风变迁 | 第44-61页 |
第一节 东汉初期士风由尚“禄利”转向重“名节” | 第44-49页 |
第二节 东汉中后期,戚宦专权下的士风概况 | 第49-56页 |
第三节 汉末,“名节”之风渐衰与士人个体之自觉 | 第56-61页 |
第四章 论“浮华” | 第61-72页 |
第一节 汉魏“浮华”概念之流变 | 第61-64页 |
第二节 “浮华”士风产生之社会背景 | 第64-66页 |
第三节 儒学陵替,学风趋华 | 第66-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后记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