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出口贸易论文

中国工业出口产品质量竞争力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图表索引第11-12页
导言第12-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四、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5-16页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第1章 出口产品质量竞争力文献综述第18-24页
   ·国外关于出口产品质量竞争力的理论研究第18-20页
   ·国外关于出口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实证研究第20-22页
   ·国内与质量相关的文献综述第22-24页
第2章 出口产品质量的含义及质量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第24-30页
   ·出口产品质量的定义及内涵第24-25页
   ·出口产品质量的特征第25-27页
   ·出口产品质量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27-28页
   ·质量与竞争力的关系第28-30页
第3章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第30-36页
   ·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概况第30-32页
   ·中国与主要贸易国在国际竞争中所面临的问题第32-34页
   ·数据来源与产品分类第34页
   ·反映质量竞争力的三个主要指标第34-36页
第4章 基于单位产品价值的工业出口产品质量竞争力比较第36-48页
   ·基本竞争类型第36页
   ·单位产品价值指标及其经济意义第36-40页
   ·根据单位产品价值,分析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变化情况第40-48页
第5章 基于质量敏感行业出口份额的工业出口产品质量竞争力比较第48-54页
   ·质量的外生性及其战略结果第48页
   ·质量敏感行业的区分方法第48-49页
   ·利用显性质量弹性区分高显性质量弹性行业的结果分析第49-54页
第6章 基于高价格阶段产品出口份额的工业出口产品质量竞争力比较第54-60页
   ·出口产品质量的行业内升级第54页
   ·以不同的价格阶段来区分行业内产品的质量第54页
   ·利用高价格阶段产品出口份额分析行业的出口状况第54-60页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0-64页
   ·结论第60-61页
   ·提高产品质量的对策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A: 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S分类表)第69-71页
附录B: 四种类型市场的进出口额与单位产品价值对比表第71-88页
 表1. 中美双边贸易概况第71-73页
 表2. 中日双边贸易概况第73-74页
 表3. 中韩双边贸易概况第74-76页
 表4. 中俄双边贸易概况第76-78页
 表5. 中英双边贸易概况第78-80页
 表6. 中法双边贸易概况第80-82页
 表7. 中德双边贸易概况第82-84页
 表8. 中印双边贸易概况第84-86页
 表9.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概况第86-88页
附录C: 四种市场类型中处于前十位的行业变化对比表第88-104页
 表1: 1996-2006中美双边贸易行业变化对比表第88-90页
 表2: 1996-2006中日双边贸易行业变化对比表第90-92页
 表3: 1996-2006中韩双边贸易行业变化对比表第92-94页
 表4: 1996-2006中俄双边贸易行业变化对比表第94-96页
 表5: 1996-2006中英双边贸易行业变化对比表第96-97页
 表6: 1996-2006中法双边贸易行业变化对比表第97-99页
 表7: 1996-2006中德双边贸易行业变化对比表第99-100页
 表8: 1996-2006中印双边贸易行业变化对比表第100-102页
 表9: 1996-2006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行业变化对比表第102-104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
下一篇:汇率变动对日本在华FD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