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职务发明创造激励制度概说 | 第8-16页 |
第一节 职务发明创造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8-11页 |
一、职务发明创造制度的萌生与发展 | 第8-9页 |
二、我国职务发明创造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第9-10页 |
三、职务发明创造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职务发明创造激励机制的法律基础及定义、方式 | 第11-16页 |
一、职务发明创造激励机制的法律基础 | 第11-14页 |
二、职务发明创造激励机制的定义 | 第14页 |
三、职务发明创造激励机制的方式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外国职务发明激励机制的立法模式及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一节 外国职务发明激励机制的立法模式 | 第16-17页 |
一、以激励发明人为主的职务发明立法模式 | 第16页 |
二、以激励单位为主的职务发明立法模式 | 第16-17页 |
三、采取折衷原则的德国职务发明激励机制的立法模式 | 第17页 |
第二节 对外国职务发明激励机制立法模式的分析 | 第17-21页 |
一、从立法规定来分析 | 第17-18页 |
二、不同激励机制立法模式的效果分析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我国职务发明创造激励机制的立法模式及问题研析 | 第21-31页 |
第一节 我国职务发明创造激励机制现状 | 第21-23页 |
一、对单位的激励规定 | 第21-22页 |
二、对发明人的激励规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关于我国职务发明创造激励机制的研析 | 第23-27页 |
一、对学界观点的驳析 | 第23-24页 |
二、对现行立法机制的分析 | 第24-25页 |
三、立法机制在实践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三节 从立法角度分析我国职务发明创造激励机制的问题 | 第27-30页 |
一、职务发明创造界定范围过宽 | 第27-28页 |
二、奖励报酬规定不完善 | 第28-29页 |
三、没有对单位获得职务发明申请权后的规制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职务发明创造激励机制的立法完善 | 第31-36页 |
第一节 适当缩小职务发明创造的范围 | 第31页 |
第二节 完善奖励报酬的规定 | 第31-33页 |
一、对德国奖酬规定的借鉴 | 第32-33页 |
二、完善方式 | 第33页 |
第三节 增加单位获得职务发明创造申请权之后的规制 | 第33-36页 |
一、规制理由 | 第34页 |
二、具体规制程序设计 | 第34页 |
三、增加这一规制的优势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