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水下通信(声纳通信)论文

水下通信网络节点硬件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水下通信网络研究和发展的国内外现状第10-12页
   ·水下通信网络节点的工作原理和研究重点第12-13页
   ·嵌入式系统第13-15页
     ·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发展第14页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第14-15页
   ·水下通信网络节点硬件总体方案第15-16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系统硬件方案和主控制(处理)器的选型第17-28页
   ·系统硬件方案第17-18页
   ·ARM的选型第18-24页
     ·内核的分类及粗选第18-19页
     ·公司的分类及粗选第19-20页
     ·ARM的细选第20-24页
   ·DSP的选型第24-27页
     ·TMS320C55x系列DSP的硬件结构第25-26页
     ·TMS320C55x系列DSP的比较和选型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第28-57页
   ·引言第28页
   ·系统硬件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第28-29页
   ·系统硬件平台的电源设计第29-33页
     ·ARM芯片及其外围设备的电源第30-31页
     ·DSP芯片及其外围设备的电源第31-32页
     ·FPCA芯片的电源第32-33页
     ·CODEC芯片的电源第33页
   ·ARM芯片及其外围设备第33-44页
     ·AT91RM9200的构成及主要特点第34-37页
     ·ARM与FLASH的接口设计第37-38页
     ·ARM与SDRAM的接口设计第38-39页
     ·串行接口的设计第39-40页
     ·实时时钟芯片第40-41页
     ·以太网接口物理层芯片第41-43页
     ·SD卡的接口设计第43-44页
   ·DSP芯片及其外围设备第44-49页
     ·TMS320VC5510 A简介第45-47页
     ·DSP与FLASH接口设计第47-48页
     ·DSP与 SDRAM的接口设计第48-49页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第49-51页
   ·ARM与 DSP的连接第51-54页
     ·TMS320VC5510A的HPI接口第51-52页
     ·双向三态总线收发器第52-53页
     ·AT91RM9200与TMS320VC5510A的接口设计第53-54页
   ·音频编解码芯片(CODEC)与主处理器的接口设计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系统的调试第57-66页
   ·引言第57页
   ·CODEC的配置第57-60页
     ·SPI协议第57-58页
     ·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的时钟停止模式第58页
     ·DSP对CODEC的配置第58-59页
     ·CODEC的配置结果第59-60页
   ·FPGA和 DSP的程序设计第60-63页
     ·FPGA实现的功能第60页
     ·DSP实现的功能第60页
     ·数据的采集第60-63页
   ·调试结果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复变数的抛物星形映射
下一篇:移动自组网入侵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