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便宜主义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起诉便宜主义的渊源 | 第10-15页 |
一、起诉便宜主义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起诉便宜主义在国外的制度实践 | 第11-15页 |
(一) 日本 | 第11-12页 |
(二) 德国 | 第12页 |
(三) 英国 | 第12-13页 |
(四) 美国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起诉便宜主义的法理基础 | 第15-19页 |
一、刑法谦抑性之要求 | 第15页 |
二、刑罚预防目的之需要 | 第15-16页 |
三、刑事诉讼安全之选择 | 第16-17页 |
四、权衡公正和效率价值的结果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起诉便宜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形式及其评价 | 第19-33页 |
一、我国起诉便宜主义的法律文化传统 | 第19-20页 |
二、起诉便宜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形式 | 第20-25页 |
(一) 酌定不起诉 | 第20-22页 |
(二) 暂缓起诉 | 第22-23页 |
(三) 公诉撤回起诉 | 第23-25页 |
三、对我国现阶段起诉便宜主义实践形式的评价 | 第25-33页 |
(一) 酌定不起诉 | 第25-28页 |
(二) 暂缓起诉 | 第28-30页 |
(三) 公诉撤回起诉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我国起诉便宜主义的完善 | 第33-48页 |
一、酌定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 第33-38页 |
(一) 扩大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 | 第33-34页 |
(二) 明确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 第34页 |
(三) 建立酌定不起诉听证程序 | 第34-36页 |
(四) 重构酌定不起诉救济途径 | 第36-38页 |
二、关于暂缓起诉的制度设计 | 第38-44页 |
(一) 暂缓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8-39页 |
(二) 暂缓起诉的适用程序 | 第39-42页 |
(三) 暂缓起诉制度的制约和救济机制 | 第42-44页 |
三、公诉撤回起诉制度的重构 | 第44-48页 |
(一) 公诉撤回起诉的情形 | 第44-45页 |
(二) 公诉撤回起诉的时限 | 第45-46页 |
(三) 公诉撤回起诉的程序 | 第46页 |
(四) 公诉撤回起诉的救济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