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硼泥制备磷酸镁水泥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9页 |
·硼泥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 第12-20页 |
·硼泥的物性概述 | 第12-13页 |
·硼泥的综合利用 | 第13-16页 |
·硼泥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硼泥资源化的途径探讨 | 第18-1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9-20页 |
·镁质水泥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7页 |
·氯氧镁水泥 | 第20-22页 |
·硫氧镁水泥 | 第22页 |
·磷酸镁水泥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镁质水泥的耐久性 | 第25-2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27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7-29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7-28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8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8-29页 |
2 硼泥的物性分析与活性激发 | 第29-34页 |
·硼泥含水率的分析 | 第29页 |
·硼泥的粉磨性能 | 第29页 |
·硼泥的化学组成 | 第29-30页 |
·硼泥的矿物组成 | 第30页 |
·硼泥中镁元素的矿物形式的含量分析 | 第30-31页 |
·硼泥的活性激发 | 第31-34页 |
·物理激活 | 第32页 |
·热激活 | 第32-34页 |
3 试验材料方法与研究方案设计 | 第34-38页 |
·试验材料分析 | 第34-35页 |
·硼泥 | 第34页 |
·磷酸二氢铵 | 第34页 |
·重烧氧化镁 | 第34页 |
·磷酸氢二铵 | 第34-35页 |
·硼砂 | 第35页 |
·水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磷酸镁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磷酸镁水泥净浆强度的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仪器 | 第37-38页 |
4 磷酸镁水泥水化机理新探 | 第38-49页 |
·MPC水化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磷酸镁水泥的制备 | 第38页 |
·现有关于MPC水化机理和水化产物的描述 | 第38-39页 |
·MPC水化机理新探 | 第39-40页 |
·试验验证 | 第40-42页 |
·试验分析 | 第40-41页 |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小节 | 第42页 |
·MPC缓凝问题的的研究现状 | 第42-44页 |
·使用重烧氧化镁及其活性 | 第42-43页 |
·缓凝剂和缓凝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43页 |
·其它缓凝的方法及小节 | 第43-44页 |
·缓凝机理新思路的提出 | 第44页 |
·MPC缓凝问题的试验验证 | 第44-45页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凝结时间的比较 | 第45-46页 |
·强度的比较 | 第46-47页 |
·水化产物的比较与分析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5 硼泥制备磷酸镁水泥 | 第49-67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49-50页 |
·制备步骤的机理分析 | 第50-51页 |
·静置时间的影响分析 | 第51-54页 |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52-53页 |
·对强度的影响 | 第53页 |
·小节 | 第53-54页 |
·加水量的影响分析 | 第54-56页 |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54-55页 |
·对强度的影响 | 第55页 |
·小节 | 第55-56页 |
·硼泥、磷酸二氢铵与重烧MgO质量比的影响分析 | 第56-62页 |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56-58页 |
·对强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重烧镁参量对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小节 | 第61-62页 |
·水化产物与水化机理的分析 | 第62-66页 |
·XRD的分析结果 | 第62-64页 |
·SEM的分析结果 | 第64-66页 |
·小节 | 第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6 酸碱复合激发碳酸盐理论初探 | 第67-74页 |
·碳酸盐激发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67-68页 |
·碳—酸盐反应机理 | 第67-68页 |
·酸激发理论的现状 | 第68-70页 |
·磷酸粉煤灰水泥的反应机理 | 第68-70页 |
·酸碱复合激发碳酸盐理论 | 第70-74页 |
·酸与碳酸盐的反应 | 第71-72页 |
·酸碱复合激发碳酸盐理论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参考文献(第1章)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第2、3章) | 第77页 |
参考文献(第4、5章)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第6章)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