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游戏论文

城市学校作息制度对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以山西省城市小学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引言第9-13页
   ·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第9-12页
     ·城市社会变迁对现行学校作息制度提出新的挑战第9-10页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探索学校作息制定提供了机遇第10-11页
     ·青少年身心健康对学校作息制度提出新的要求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第12页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1页
   ·学校作息制度及其属性第13-14页
     ·作息制度解析第13页
     ·学校作息制度第13-14页
     ·学校作息制度属性分类第14页
   ·学校作息制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研究的述评第14-19页
     ·基于“时间理论”的应用启示第14-15页
     ·基于“作息制度功能”的应用启示第15-16页
     ·学校作息制度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影响研究第16-19页
   ·已有研究不足及本研究思路第19-21页
3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第21-27页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25页
     ·文献资料法第22-23页
     ·调查法第23-24页
     ·比较分析法第24页
     ·数理统计法第24-25页
   ·本文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第25-27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第27-61页
   ·学校作息制度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的特征分析第27-42页
     ·学校“作息时间”制定的理论基础第27-29页
     ·夏季城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第29-36页
     ·冬季城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第36-42页
   ·城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安排的时空特征第42-48页
     ·城市小学生“家校布局”的依据及现状第42-45页
     ·课间休息时间与体育锻炼第45-46页
     ·大课间体育锻炼第46-47页
     ·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第47-48页
   ·城市小学作息制度与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联性分析第48-58页
     ·城市小学生对作息时间的满意度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关联性分析第49-51页
     ·城市小学生对作息时间的满意度与体育锻炼的关联性分析第51-53页
     ·城市小学生对作息时间的满意度与余暇体育活动的关联性分析第53-56页
     ·家校距离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联第56-58页
   ·影响城市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作息制度因素第58-61页
     ·作息制度中余暇时间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第58-59页
     ·学校作息制度是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不可忽略的因素第59-61页
5 结论与建议第61-63页
   ·结论第61页
   ·建议第61-63页
6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63-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 A第71-73页
附录 B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儿童游戏德育功能及特征
下一篇:满族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德育价值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