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特点 | 第7-8页 |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 第8-10页 |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通信原理 | 第10-12页 |
·数字化电力线载波机方案 | 第12-13页 |
·数字复接分接 | 第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硬件平台 | 第15-23页 |
·调制解调模块的硬件框架 | 第15页 |
·DSP 芯片介绍 | 第15-17页 |
·TMS320C6416T 的片内外设 | 第17-19页 |
·其他辅助芯片 | 第19-23页 |
·低频编解码模块的设计 | 第19-20页 |
·高频ADC 和DAC 模块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算法及原理 | 第23-35页 |
·SSB 调制解调算法 | 第23-27页 |
·单边带调制解调概述 | 第23页 |
·Weaver 调制 | 第23-25页 |
·IWA 解调算法 | 第25-27页 |
·载频信号产生原理 | 第27-29页 |
·直接频率合成(DDS)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具体算法的实现 | 第28-29页 |
·传输信令的相关算法 | 第29-31页 |
·信令功能介绍 | 第29-30页 |
·频移键控(FSK)的调制解调原理 | 第30-31页 |
·语音信号相关处理技术 | 第31-35页 |
·数字FIR 滤波器算法 | 第31-32页 |
·压扩器和限幅器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数字单边带电力线载波机软件及测试 | 第35-49页 |
·系统软件概述 | 第35-36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35页 |
·系统软件程序的流程 | 第35-36页 |
·本系统的中断机制 | 第36-38页 |
·中断类型和中断信号 | 第36-37页 |
·中断服务表(IST) | 第37-38页 |
·二级BootLoader 启动 | 第38-39页 |
·启动方法的设计与实现及编写二级bootloader 代码 | 第38-39页 |
·转换目标文件的格式与如何将程序烧写进Flash | 第39页 |
·位结构体和联合体 | 第39-41页 |
·自动增益控制AGC 的软件实现 | 第41-44页 |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 第44-49页 |
·测试标准 | 第44-45页 |
·测试条件 | 第45页 |
·测试结果 | 第45-49页 |
第五章 多路复接器系统总体方案 | 第49-61页 |
·多路复接器系统概述 | 第49页 |
·复接器的关键技术 | 第49-51页 |
·数字复接与同步 | 第49-50页 |
·V.34 协议 | 第50-51页 |
·语音压缩技术 | 第51页 |
·复接系统总体方案 | 第51-53页 |
·系统总体框图 | 第51页 |
·各模块的功能 | 第51-53页 |
·复接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53-59页 |
·V.34 协议的工作过程 | 第53-56页 |
·复接系统所应用的芯片 | 第56-59页 |
·几种调试方案 | 第59-61页 |
结束语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工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