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相关文献主要观点概述 | 第10-11页 |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本文的主要见解和不足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国际海洋划界公平原则概述 | 第13-31页 |
第一节 国际海洋划界问题的由来 | 第13-16页 |
一、海洋划界问题的产生 | 第13-15页 |
二、海洋划界规则的现状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公平原则的产生 | 第16-22页 |
一、公平的概念与性质 | 第16-18页 |
二、公平原则的产生 | 第18-19页 |
三、公平原则的功能 | 第19-22页 |
第三节 公平原则的适用范围 | 第22-24页 |
一、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 第22页 |
二、领海和渔区 | 第22-24页 |
第四节 公平原则在海洋划界实践中的适用 | 第24-31页 |
一、在国际法院和仲裁机构实践中的适用 | 第24-29页 |
二、公平原则在国家实践中的适用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公平原则的法律地位及评价 | 第31-49页 |
第一节 公平原则与1982 年《海洋法公约》有关划界条款 | 第31-34页 |
一、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期间的讨论 | 第31-32页 |
二、《海洋法公约》有关划界条款 | 第32-33页 |
三、公平原则与公平解决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公平原则与《国际法院规约》第38 条 | 第34-43页 |
一、《国际法院规约》第38 条的内容 | 第34-35页 |
二、公平原则与《国际法院规约》第38 条第1 款 | 第35-36页 |
三、公平原则的特殊习惯法性质 | 第36-40页 |
四、公平原则与一般法律原则 | 第40-41页 |
五、公平原则与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 | 第41-42页 |
六、公平原则与“公允及善良”原则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公平原则的评价 | 第43-49页 |
一、公平结果的盖然性 | 第43-44页 |
二、过度灵活性 | 第44-45页 |
三、公平原则的规范性 | 第45-48页 |
四、向一般习惯法方向发展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公平原则与其他划界原则之间的关系 | 第49-59页 |
第一节 公平原则与协商原则的关系 | 第49-51页 |
一、协商原则的优先地位 | 第49-50页 |
二、公平原则在协商划界中的体现 | 第50-51页 |
三、公平原则与协商原则的区别 | 第51页 |
第二节 公平原则与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的关系 | 第51-55页 |
一、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在划界中地位 | 第51-53页 |
二、两者的融合趋势 | 第53-54页 |
三、“有关情况”和“特殊情况”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公平原则与自然延伸原则的关系 | 第55-59页 |
一、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 第55-56页 |
二、自然延伸标准仍居于主导地位 | 第56-57页 |
三、适用自然延伸原则并不必然导致公平结果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公平原则与我国海域划界问题 | 第59-72页 |
第一节 中越北部湾划界问题 | 第59-62页 |
一、公平原则在划界协议中的体现 | 第59-60页 |
二、自然延伸因素在该划界中受到限制 | 第60-62页 |
第二节 中国与朝鲜、韩国的划界问题 | 第62-66页 |
一、划界原则立场不同 | 第62-63页 |
二、划界主张的“禁止反言” | 第63-64页 |
三、有关岛礁效力问题 | 第64-65页 |
四、淤泥线问题 | 第65-66页 |
第三节 中日东海划界问题 | 第66-72页 |
一、公平原则与等距离原则的博弈 | 第66-67页 |
二、需要考虑的“有关情况” | 第67-70页 |
三、博弈的可能结果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