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7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 ·煤粉浓度与稳定燃烧 | 第6-13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煤粉浓度对着火及火焰稳定性的影响 | 第7-10页 |
| ·最佳煤粉浓度 | 第10-13页 |
| ·直吹式制粉系统和中储式制粉系统 | 第13-16页 |
| ·直吹式制粉系统 | 第13-14页 |
| ·中储式制粉系统 | 第14-15页 |
| ·直吹式与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比较 | 第15-16页 |
| ·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煤粉浓度实时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直接法 | 第17-21页 |
| ·微波法 | 第17-18页 |
| ·光电检测法测量煤粉浓度 | 第18-20页 |
| ·激光法 | 第20-21页 |
| ·超声法 | 第21页 |
| ·电荷法 | 第21页 |
| ·间接法 | 第21-24页 |
| ·速度—差压法 | 第21-22页 |
| ·电热法 | 第22-23页 |
| ·电容法 | 第23页 |
| ·温度法 | 第23-24页 |
| ·几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温度法检测储仓式制粉系统的煤粉浓度 | 第26-32页 |
| ·温度法的理论推导 | 第26-28页 |
| ·储仓式制粉系统的监测 | 第28-31页 |
| ·温度法检测煤粉浓度的不足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煤粉浓度实时监测系统通信部分 | 第32-37页 |
| ·煤粉浓度实时监测系统总体布局 | 第32-33页 |
| ·RS-232 与RS-485 总线 | 第33-35页 |
| ·RS-485 总线简介 | 第33页 |
| ·RS-232 简介 | 第33-34页 |
| ·总线网络拓扑结构 | 第34-35页 |
|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35-37页 |
| ·串行通信的涵义 | 第35-36页 |
| ·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 | 第36-37页 |
| 第五章煤粉浓度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 | 第37-43页 |
| ·基于研华ADAM系列模块的方案 | 第37-41页 |
| ·方案 | 第37-38页 |
| ·研华模块与上位机的串口协议通讯 | 第38页 |
| ·研华模块与上位机的串口调试工具 | 第38-41页 |
| ·基于单片机AT89C51 的数据采集模块FFCJ | 第41-43页 |
| 第六章 煤粉浓度监测系统方案的应用 | 第43-49页 |
| ·前言 | 第43页 |
| ·数据采集测点的布置 | 第43-46页 |
| ·电气接线箱的设计 | 第46-47页 |
| ·煤粉浓度在线监测的软件部分 | 第47-49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