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写作框架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运动的缘起 | 第17-48页 |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第17-27页 |
第二节 毛泽东的学军决策 | 第27-48页 |
第二章 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运动的开始 | 第48-76页 |
第一节 组织的动员 | 第48-60页 |
第二节 宣传动员 | 第60-68页 |
第三节 关于学习内容的阐释 | 第68-76页 |
第三章 工交系统的学习解放军 | 第76-102页 |
第一节 大庆与工交系统的学习解放军 | 第77-82页 |
第二节 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与学解放军的开始 | 第82-85页 |
第三节 工交系统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与学习解放军的铺开 | 第85-93页 |
第四节 政治工作机构的建立 | 第93-102页 |
第四章 财贸系统的学习解放军 | 第102-129页 |
第一节 学习解放军的动员大会:全国商业部门改善经营管理工作会议 | 第102-105页 |
第二节 全国财贸工作会议与学解放军运动的铺开 | 第105-107页 |
第三节 北京市财贸部门建立政治工作机构的试点 | 第107-110页 |
第四节 三次全国财贸政治工作会议 | 第110-122页 |
第五节 复转军人与财贸系统的学解放军 | 第122-129页 |
第五章 成为典型“俘虏"的解放军 | 第129-157页 |
第一节 军队的态度:“向人民学习” | 第129-134页 |
第二节 解放军的经验 | 第134-145页 |
第三节 解放军的“革命化”示范 | 第145-157页 |
第六章 “文革”与学解放军运动的变迁 | 第157-194页 |
第一节 文教系统的学习解放军与文革的发起 | 第157-164页 |
第二节 “文革”与“学习解放军”的演变 | 第164-172页 |
第三节 红卫兵运动与大学解放军 | 第172-183页 |
第四节 “三支两军”:解放军对地方的全面干预 | 第183-191页 |
第五节 “全国人民学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 | 第191-194页 |
结语:关于运动的几点思考 | 第194-210页 |
一、“革命”时代的“革命化”的运动 | 第194-197页 |
二、现实与理想:毛泽东号召“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初衷 | 第197-202页 |
三、“组织”的运动与“运动”的组织 | 第202-205页 |
四、学解放军与社会生活的“军事化” | 第205-21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10-219页 |
后记 | 第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