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三、本文主要创新观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制度、法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 第12-17页 |
一、制度与经济发展 | 第12-14页 |
二、创新与经济发展 | 第14-16页 |
三、欠发达地区开发要重视制度因素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法制与经济发展共生互动 | 第17-19页 |
一、法律制度是最强硬的制度 | 第17-18页 |
二、法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18-19页 |
三、民族经济与民族法制密不可分 | 第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民族经济发展中民族法制的重要性研究 | 第20-26页 |
第一节 民族法制的内涵和特点 | 第21-23页 |
一、民族法制的内涵 | 第21-22页 |
二、民族法制的特点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民族经济发展依赖健全的民族法制 | 第23-26页 |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走法治道路 | 第23-24页 |
二、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秩序要靠法制规范 | 第24-25页 |
三、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要由法制保障 | 第25页 |
四、西部大开发要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页 |
第三章 民族法制资源稀缺制约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 第26-36页 |
第一节 民族法制资源稀缺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引致稀缺 | 第27-28页 |
二、民族法制内在运行机制不完善造成稀缺 | 第28-29页 |
三、对法制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形成稀缺 | 第29页 |
第二节 民族法制资源稀缺性表现 | 第29-33页 |
一、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第30页 |
二、民族立法工作存在欠缺 | 第30-32页 |
三、一些民族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 第32页 |
四、民族法律法规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民族法制资源稀缺是制约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33-36页 |
一、稀缺使民族地区处于竞争劣势 | 第33-34页 |
二、稀缺使民族经济发展有“法”不依、有“法”难依 | 第34-35页 |
三、稀缺使民族经济发展缺乏法律的有效监管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第四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和启示 | 第36-45页 |
第一节 各国欠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概述 | 第37-41页 |
一、美国欠发达地区大开发 | 第37-38页 |
二、日本欠发达地区大开发 | 第38-39页 |
三、德国东部地区大开发 | 第39-41页 |
四、巴西欠发达地区大开发 | 第41页 |
第二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立法实践的启示 | 第41-45页 |
一、制定开发的专门法律,设立开发的专门机构 | 第41-42页 |
二、制定配套法案,以法律形式确保后进地区的开发 | 第42-43页 |
三、严格立法、执法和司法,保障援助工作顺利进行 | 第43页 |
四、实行积极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 | 第43-44页 |
五、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巫需充足的法制资源 | 第45-55页 |
第一节 依法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 第46-49页 |
一、重视经济立法,加速民族经济发展 | 第46-47页 |
二、制定优惠政策,解决贫困和落后问题 | 第47-48页 |
三、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保障民族地区开发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完善配套法规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 第49-52页 |
一、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体系 | 第49-50页 |
二、制定《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及其配套法规 | 第50-51页 |
三、制定实践需要的一些单行民族法规 | 第51页 |
四、完善其他法律中涉及民族问题的条款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强化监管体系规范民族经济发展秩序 | 第52-54页 |
一、建立健全民族法制的制定机制 | 第52-53页 |
二、建立健全民族法制的实施机制 | 第53页 |
三、建立健全民族法制的监管机制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