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1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理论研究回顾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 | 第9页 |
| ·国内研究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0-11页 |
| 2 媒介生态与电视产业的关系 | 第11-17页 |
| ·媒介生态范畴的界定与概念 | 第11页 |
| ·媒介生态构成的基本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11页 |
| ·媒介生态与电视产业的关系构成 | 第11-12页 |
| ·电视产业应遵循的媒介生态平衡原则 | 第12-17页 |
| ·整体性原则 | 第12-13页 |
| ·适度性原则 | 第13页 |
| ·差异性原则 | 第13-14页 |
| ·互动性原则 | 第14-15页 |
| ·可循环原则 | 第15-17页 |
| 3 当前电视产业面临的媒介生态困境 | 第17-30页 |
| ·当前电视产业面临的制度生态困境 | 第17-20页 |
| ·体制困局――管理“行政化”现象突出,管办合一,破坏媒介生态整体性原则 | 第17-18页 |
| ·行政割裂――以行政区域划分电视市场,跨地区整合难实现,破坏媒介生态互动性原则 | 第18-20页 |
| ·当前电视产业面临的经济生态困境 | 第20-24页 |
| ·赢利模式单一,收入比例中广告占绝对地位 | 第20-23页 |
| ·资本供血不足,融资成为电视产业的急迫任务 | 第23-24页 |
| ·当前电视产业面临的文化生态困境 | 第24-28页 |
| ·娱乐化庸俗化倾向明显,破坏媒介生态的适度性和可循环性原则 | 第25-26页 |
| ·产品“克隆”现象严重,未能充分体现媒介生态差异性原则 | 第26-27页 |
| ·国际传媒集团打破原有的国内生态平衡 | 第27-28页 |
| ·当前电视产业面临的技术生态困境 | 第28-30页 |
| ·新媒体的发展使电视产业面临差异性竞争 | 第28-29页 |
| ·中国数字电视的推广不容乐观 | 第29-30页 |
| 4 当前媒介生态下电视产业的发展策略 | 第30-41页 |
| ·制度生态:理顺管理体制,释放电视产业竞争活力 | 第30-33页 |
| ·理顺党政事企关系,改变管办合一现状 | 第30-31页 |
| ·破除行政割裂,整合资源,改良电视产业的布局 | 第31-33页 |
| ·经济生态:推进产权改革,积极引进资金,多元化经营 | 第33-35页 |
| ·积极引入外资 | 第33-34页 |
|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电视产业 | 第34页 |
| ·制订多元化战略,发展延伸产业 | 第34-35页 |
| ·文化生态:与新媒体和谐共进,加强节目创新产权保护 | 第35-38页 |
| ·与新媒体合作,实现跨媒体经营 | 第35-37页 |
| ·保护节目知识产权,消除克隆,鼓励创新 | 第37-38页 |
| ·技术生态:进一步推广数字电视,拓宽产业机会 | 第38-41页 |
| ·免费赠送机顶盒是有线数字电视推广的突破口 | 第38-39页 |
| ·节目内容的创新是有线数字电视推广的关键 | 第39-40页 |
| ·加大宣传、扩散是数字电视推广的重要工作 | 第40-41页 |
| 5 结论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作品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