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结构地震扭转反应的耗能减震控制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研究结构扭转反应与控制的意义 | 第13-18页 |
·非规则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存在扭转反应问题 | 第13-14页 |
·非规则结构的震害严重 | 第14-17页 |
·目前已有的扭转反应调整方法存在局限性 | 第17-18页 |
·结构扭转反应与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结构扭转反应的分析方法研究 | 第18-20页 |
·结构扭转反应的设计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结构扭转反应的改善与控制方法研究 | 第21-2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第25-2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2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偏心结构耗能减震的分析方法 | 第27-40页 |
·偏心结构的分析模型 | 第27-28页 |
·扭转不规则结构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28-33页 |
·计算参数 | 第28-31页 |
·结构平-扭振动方程 | 第31-33页 |
·耗能减震偏心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33-37页 |
·耗能减震偏心结构的振型分解法 | 第33-34页 |
·耗能减震偏心结构地震作用与作用反应计算 | 第34-37页 |
·竖向构件水平地震力计算 | 第37-38页 |
·刚片广义相对位移 | 第37-38页 |
·竖构件相对侧移 | 第38页 |
·竖向构件分离体地震作用计算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偏心结构耗能减震有限元分析方法与软件 | 第40-57页 |
·软件简介 | 第40-43页 |
·软件功能对比 | 第41-43页 |
·阻尼器在 SAP2000中的参数计算及实现方法 | 第43-50页 |
·阻尼器的类型 | 第43-44页 |
·阻尼器参数计算方法 | 第44-50页 |
·阻尼器在 SAP2000中的模拟方法 | 第50-54页 |
·设计算例 | 第54-56页 |
·粘滞阻尼减震结构设计 | 第54-55页 |
·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设计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某实际周期比超限工程地震响应分析 | 第57-77页 |
·建筑设计概况 | 第57-60页 |
·结构设计概况 | 第60页 |
·本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60页 |
·计算分析思路与内容 | 第60-61页 |
·阻尼器的布置 | 第61-62页 |
·普通支撑稳定性验算 | 第62-63页 |
·阻尼器参数设置及尺寸 | 第63-65页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有限元分析与对比 | 第66-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某实际位移比超限工程地震响应分析 | 第77-89页 |
·建筑设计概况 | 第77页 |
·结构设计概况 | 第77页 |
·本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77页 |
·计算分析思路与内容 | 第77-80页 |
·阻尼器布置 | 第80-81页 |
·阻尼器参数设置及尺寸 | 第81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与对比 | 第81-82页 |
·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 | 第82-88页 |
·位移比对比 | 第82-86页 |
·阻尼器滞回耗能性能分析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偏心结构耗能减震的设计方法 | 第89-101页 |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 | 第89-91页 |
·位移比控制原理 | 第91-93页 |
·控制标准 | 第91-92页 |
·扭转变形计算原则 | 第92-93页 |
·周期比控制原理 | 第93-94页 |
·偏心结构耗能减震设计方法 | 第94-98页 |
·耗能减震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第94-95页 |
·偏心结构耗能减震的设计方法 | 第95-98页 |
·偏心结构阻尼器扭转控制设计过程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01-103页 |
·本文的工作内容总结 | 第101-102页 |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