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 选题的缘由和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选题的缘由 | 第9页 |
2、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二) 研究创新点、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研究创新点 | 第10-11页 |
2、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中国社会转型与思想道德的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一) 中国社会转型 | 第12-13页 |
1、社会转型 | 第12页 |
2、中国社会转型 | 第12-13页 |
(二) 思想道德 | 第13-16页 |
1、思想 | 第14页 |
2、道德 | 第14-15页 |
3、思想道德 | 第15-16页 |
二、中国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 第16-41页 |
(一) 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 | 第16-22页 |
1、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特点 | 第16-19页 |
2、女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二) 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状 | 第22-27页 |
1、女大学生的世界观现状 | 第22-24页 |
2、女大学生的人生观现状 | 第24-26页 |
3、女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 第26-27页 |
(三) 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念 | 第27-34页 |
1、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调查 | 第28-33页 |
2、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四) 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 | 第34-41页 |
1、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 | 第35-38页 |
2、带有鲜活的现代色彩 | 第38-39页 |
3、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 第39-41页 |
三、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影响状况因素分析 | 第41-50页 |
(一) 中国女性思想道德发展历史及对转型期女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41-45页 |
1、中国女性思想道德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41-43页 |
2、中国女性思想道德发展历史对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43-45页 |
(二) 社会转型期影响女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时代因素概述 | 第45-50页 |
1、全球化给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 | 第45-47页 |
2、知识经济给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 | 第47-48页 |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 | 第48-50页 |
四、中国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策 | 第50-59页 |
(一) 增强社会大环境对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正面影响力 | 第50-52页 |
1、逐步树立正确认识、评价女性的社会观念 | 第50-51页 |
2、健全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 | 第51-52页 |
3、营造尊重女性人才的社会风气 | 第52页 |
(二) 增强学校对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 第52-55页 |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学校对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 第52-53页 |
2、完善或充实教育内容,增强学校对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 第53-54页 |
3、完善教育方法,增强学校对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 第54-55页 |
(三) 鼓励女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将提高女大学生思想道德落到实处 | 第55-59页 |
1、增强女大学生的女性主体意识 | 第55-56页 |
2、鼓励女大学生发扬“四自”精神 | 第56-57页 |
3、“四有”与“四自”精神并提,加强女大学生自我教育 | 第57-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