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仁煤矿区土壤/沉积物中砷的地球化学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砷的环境化学特征 | 第9-12页 |
| ·矿山环境中砷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矿山环境中砷的循环及其相关研究 | 第12-16页 |
| ·矿山环境中砷的污染特点及危害 | 第16-17页 |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7-19页 |
| ·研究主要内容与工作量 | 第19-21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9页 |
| ·工作量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样品与实验方法 | 第21-39页 |
| ·煤矿区自然环境 | 第21-22页 |
| ·地形、地理概况 | 第21页 |
| ·气候 | 第21-22页 |
| ·植被、土壤和水文 | 第22页 |
| ·煤矿区环境地质特征 | 第22-24页 |
| ·研究区煤矿开发现状和环境特征 | 第24-26页 |
| ·煤矿开发现状 | 第24页 |
| ·研究区环境特征 | 第24-26页 |
| ·样品采集 | 第26-28页 |
| ·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 | 第28-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 ·实验结果 | 第34-39页 |
| 第三章 煤矿区土壤中砷的分布特征及赋存形态 | 第39-49页 |
| ·土壤的物化特性及砷的分布特征 | 第39-44页 |
| ·土壤中砷的含量和分布 | 第39-41页 |
| ·土壤中砷与物化特性的关系 | 第41-44页 |
| ·土壤中砷的赋存形态 | 第44-48页 |
| ·离子态砷 | 第44-45页 |
| ·铝结合态砷 | 第45-46页 |
| ·铁结合态砷 | 第46-47页 |
| ·钙结合态砷 | 第47页 |
| ·残渣态砷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水系沉积物中砷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49-59页 |
| ·河流沉积物砷的分布特征 | 第49-52页 |
| ·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和分布 | 第49-50页 |
| ·沉积物中砷与pH的关系 | 第50-52页 |
| ·砷在沉积物中的富集 | 第52-53页 |
| ·沉积物中砷的赋存形态 | 第53-54页 |
| ·砷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地球化学特征 | 第54-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