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区规划改造中的城市热环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范围 | 第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研究范围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3 研究工具——AIRPAK 和PHOENICS | 第16-20页 |
·Airpak 性能介绍 | 第16页 |
·PHOENICS 性能分析 | 第16-17页 |
·可持续设计与CFD | 第17-18页 |
·本研究中的数字模型建立 | 第18-20页 |
4 热环境以及武汉地区气候状况分析 | 第20-24页 |
·城市热岛的出现和现有的对策 | 第20-22页 |
·影响城市热岛的分布主要原因 | 第20-21页 |
·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措施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页 |
·武汉自然气候条件 | 第22页 |
·计算机模拟参数设置 | 第22-24页 |
5 旧区改造方法探讨 | 第24-35页 |
·旧城区的更新改造的现行做法 | 第24-25页 |
·汉正街更新改造的依据和重点 | 第25页 |
·地理气候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汉正街的发展与现状热环境 | 第26-33页 |
·区域环境和建筑分析 | 第28-30页 |
·现状热环境模拟分析 | 第30-33页 |
·改造方式分析 | 第33-34页 |
·汉正街改造的技术措施 | 第34-35页 |
6 汉正街改造在改善城市热环境中的措施和模拟分析 | 第35-61页 |
·改造思路 | 第35-37页 |
·改造方案一 | 第37-50页 |
·局部改造论证 | 第37-45页 |
·总体改造论证 | 第45-49页 |
·结论分析 | 第49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49-50页 |
·改造方案二 | 第50-59页 |
·改造区域一 | 第50-55页 |
·改造区域二 | 第55-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7 新区规划在改善城市热环境中的措施及模拟分析 | 第61-82页 |
·以城市生态学的方法改善热环境 | 第61-62页 |
·四新地区现状环境分析及评价 | 第62-64页 |
·四新地区的规划的模拟分析思路以及提出改善建议 | 第64-73页 |
·探讨城市规划中对改善热环境的措施 | 第65-71页 |
·四新地区规划措施的热环境分析及评价比较 | 第71页 |
·对现有规划的模拟分析 | 第71-73页 |
·改善总体规划措施 | 第73-77页 |
·改善规划措施一 | 第73-74页 |
·改善规划措施二 | 第74-77页 |
·小结 | 第77页 |
·具体建筑群体布局规划的建议 | 第77-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8 结语与展望 | 第82-84页 |
·结语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