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续建和扩建城市公园之景观衔接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3页
1 引言第13-23页
   ·课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选题背景第13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21页
     ·国外综述第14-17页
     ·国内综述第17-21页
   ·研究内容第21页
   ·研究方法第21-23页
     ·使用3S技术第21页
     ·调查研究第21页
     ·比较分析第21-23页
2 有关概念第23-32页
   ·关于城市公园第23-28页
     ·公园的概念第23页
     ·城市公园的定义第23页
     ·我国城市公园的分类第23-26页
     ·城市公园的景观审美元素及我国城市公园的主要造景特点第26-28页
   ·城市公园续建、扩建的定义和内容第28-29页
     ·续建第28-29页
     ·扩建第29页
   ·景观及景观的衔接第29-32页
     ·景观第29-30页
     ·景观设计和景观衔接第30-31页
     ·续、扩建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及研究对象第31-32页
3 城市公园续、扩建景观设计的程序框架研究第32-40页
   ·影响景观设计的因素第32-34页
     ·根源性因素第32页
     ·自体因素第32-33页
     ·外部因素第33-34页
   ·续、扩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层次框架与内容研究第34-40页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第34-35页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第35-37页
     ·城市公园景观详细设计第37-40页
4 城市公园续、扩建中的实践与探索--北京市朝阳公园与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续扩建景观以及整体规划设计的比较分析第40-67页
   ·案例采用的方法第40-41页
     ·观察法第40页
     ·访谈法第40页
     ·问卷法第40-41页
   ·北京市朝阳公园第41-53页
     ·北京市朝阳公园概况第41-44页
     ·公园行为观察第44-45页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第45-50页
     ·访问调查结果分析第50-51页
     ·实地调查情况第51-53页
   ·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第53-64页
     ·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概况第53-56页
     ·公园行为观察第56-57页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第57-62页
     ·访问调查结果分析第62-63页
     ·实地调查情况第63-64页
   ·调查结果综合第64-67页
     ·评价客体背景综合第64页
     ·评价主体背景综合第64-65页
     ·公园的满意度因子综合第65页
     ·公园中常见问题综合第65-67页
5 我国续、扩建城市公园景观衔接的现状及趋势研究第67-76页
   ·我国续、扩建城市公园景观衔接的现状第67-68页
     ·城市公园系统层面的问题第67-68页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层面第68页
     ·城市公园景观详细设计层面第68页
   ·我国续扩建城市公园景观衔接问题的深层原因第68-71页
     ·建设与发展的原因第68-69页
     ·景观衔接问题的综合原因第69-70页
     ·景观设计单向度的规划机制第70页
     ·景观终极式的设计方式第70-71页
   ·我国续、扩建城市公园的发展趁势第71-74页
     ·需要系统化、网络化发展第71-72页
     ·投资多元化的趋向第72-73页
     ·公益性与开放性加强的趋势第73页
     ·景观多元化的趋向第73-74页
   ·小结第74-76页
6 我国城市公园在续、扩建时解决景观衔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第76-95页
   ·城市公园的景观评价第76-79页
     ·社会评价第77页
     ·环境评价第77-78页
     ·经济评价第78-79页
     ·综合评价第79页
     ·美景度评价第79页
   ·城市公园在续扩建时的景观设计原则第79-82页
     ·整体性原则第80页
     ·因地制宜原则第80页
     ·和谐、发展的原则第80-82页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82页
   ·城市公园在续扩建时解决景观衔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第82-93页
     ·景观设计机制的对策第82-85页
     ·景观设计方法的对策----建立弹性设计模式第85-86页
     ·城市公园系统对策第86-88页
     ·城市公园规划层面的对策第88-90页
     ·城市公园详细设计层面的对策第90-93页
   ·小结第93-95页
7 结论第95-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关系传播的博客影响力研究
下一篇:高熔化温度五元高熵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