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2页 |
一、课题来源 | 第6页 |
二、本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相关领域的进展 | 第6-7页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 第7-9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五、理论及实践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 第12-15页 |
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需要人的现代化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体要素与核心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 第15-27页 |
第一节 西方国家人的现代化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我国人的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 第16-19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人的现代化的发展轨迹 | 第19-27页 |
一、人的发展状况呈现多样性与转折性 | 第19-23页 |
二、人的主体性的提升与发展 | 第23-25页 |
三、价值理论与人的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人的现代化的实质与核心—以人为本 | 第27-37页 |
第一节 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 第27-30页 |
一、“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27-28页 |
二、“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与人的现代化的内在一致性 | 第30-32页 |
一、二者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 第30-31页 |
二、二者都以实践为实现基础 | 第31页 |
三、二者的现实需要具有统一性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以人为本思想与其它相关思想的关系 | 第32-37页 |
一、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关系 | 第32-33页 |
二、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 第33-34页 |
三、以人为本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 第34-35页 |
四、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当代的发展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坚持“以人为本”的实现基础与途径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实现基础 | 第39-40页 |
一、保障人们享有基本的物质需要 | 第39页 |
二、保障人们实现民主权利的政治需要 | 第39-40页 |
三、保障人的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 | 第40页 |
第三节 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途径 | 第40-45页 |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与人的现代化 | 第41-43页 |
二、以社会环境建设为保证,实现社会与人的现代化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