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4页 |
1 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 第10-11页 |
·Bt基因组及其转座因子 | 第10-11页 |
·cry基因的分类 | 第11页 |
2 Bt cry基因表达的调控 | 第11-14页 |
·转录水平的调控 | 第11-13页 |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 第13页 |
·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 第13-14页 |
3 Bt杀虫晶体蛋白的结构及功能 | 第14-19页 |
·Bt杀虫晶体蛋白的结构 | 第14-15页 |
·晶体蛋白的作用机理 | 第15-17页 |
·晶体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第17-19页 |
4 Bt杀虫晶体蛋白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19-22页 |
·伴胞晶体和原毒素中存在DNA分子的依据 | 第19-20页 |
·DNA分子在激活原毒素中的作用 | 第20-22页 |
5 Bt的基因工程 | 第22-23页 |
·Bt工程菌和转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植物 | 第22-23页 |
·害虫对杀虫晶体蛋白的抗性及抗性管理 | 第23页 |
6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Bt 4.0718菌株的晶体蛋白和杀虫毒性分析 | 第24-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菌体与伴胞晶体的形态观察 | 第32-34页 |
·杀虫晶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 第34页 |
·Bt 4.0718菌株杀虫晶体蛋白的质谱分析 | 第34-37页 |
·Bt 4.0718菌株质粒DNA的图谱 | 第37页 |
·Bt 4.0718菌株质粒上cry基因的检测 | 第37-38页 |
·室内生物测定 | 第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Bt 4.0718菌株的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Bt 4.0718菌株伴胞晶体的2-DE分析 | 第39-40页 |
第3章 Bt伴胞晶体中20-kb DNAs分离及cry基因克隆 | 第40-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54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3页 |
·研究方法 | 第43-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2页 |
·Bt 4.0718菌株菱形晶体中20-kb DNA片段的检测 | 第54-55页 |
·与Cry1类原毒素相结合的20-kb DNA的纯化 | 第55-56页 |
·20-kb DNA片段的酶切与PFGE分析 | 第56-57页 |
·20-kb DNAs上cry基因的检测 | 第57-58页 |
·20-kb DNAs上cry基因的亚类分析 | 第58-59页 |
·20-kb DNAs上cry1Ac和cry2Aa基因的克隆 | 第59-61页 |
·20-kb DNAs上cry1Ac和cry2Aa基因的表达 | 第61-62页 |
3 讨论 | 第62-66页 |
·Bt 4.0718菌株菱形晶体中20-kb DNAs的检测 | 第62-63页 |
·Bt 4.0718菌株菱形晶体中20-kb DNAs的纯化 | 第63-64页 |
·20-kb DNAs的性质与基因检测 | 第64-65页 |
·20-kb DNAs上功能性cry基因的表达 | 第65-66页 |
第4章 Bt伴胞晶体中20-kb DNAs的来源及特性分析 | 第66-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73页 |
·实验材料 | 第66-69页 |
·研究方法 | 第69-7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3-81页 |
·Bt工程菌株HD73(pHC39)的构建 | 第73-74页 |
·Bt工程菌株HD73(pHC39)的特性 | 第74-77页 |
·Bt工程菌株HD73(pHC39)伴胞晶体的选择性溶解 | 第77-78页 |
·不同原毒素中20-kb DNAs的提纯 | 第78-79页 |
·20-kb DNAs上染色体和质粒基因的检测 | 第79-80页 |
·HD73菌株菱形晶体中20-kb DNAs的序列分析 | 第80-81页 |
3 讨论 | 第81-84页 |
·重组菌株的构建 | 第81-82页 |
·伴胞晶体的组成 | 第82-83页 |
·伴胞晶体的选择性溶解 | 第83页 |
·RAPD | 第83-8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1 结论 | 第84页 |
2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