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2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及优劣对比 | 第11-12页 |
| ·预应力管桩的介绍 | 第12页 |
| ·预应力管桩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预应力管桩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 ·预应力管桩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预应力管桩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 第15-19页 |
| ·承载特性 | 第15-16页 |
| ·工后效应 | 第16-17页 |
| ·经济性比较 | 第17-18页 |
| ·桩的适用性 | 第18-19页 |
|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9-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预应力管桩承载机理分析 | 第20-31页 |
| ·沉桩挤土效应研究 | 第22-24页 |
| ·理论方法 | 第22-23页 |
| ·数值方法(有限元法) | 第23-24页 |
| ·土塞效应研究 | 第24-26页 |
| ·形成机理 | 第24页 |
| ·闭塞效应 | 第24-25页 |
| ·土塞的力学机制 | 第25-26页 |
| ·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 | 第26-31页 |
| ·桩体作用 | 第26-27页 |
| ·垫层作用 | 第27-28页 |
| ·加速固结作用 | 第28-29页 |
| ·挤密作用 | 第29-30页 |
| ·加筋作用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 第31-37页 |
| ·工程概况 | 第31页 |
| ·预应力管桩处理方案设计 | 第31-35页 |
| ·地质、气象、水文 | 第31页 |
| ·岩土特征及其工程性质 | 第31-32页 |
| ·地基处理设计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 第37-57页 |
| ·总体技术方案 | 第37页 |
| ·PTC管桩预制技术方案 | 第37-42页 |
| ·概况 | 第37-38页 |
| ·主要材料模具及设备 | 第38页 |
| ·预制工艺流程 | 第38-42页 |
| ·施工准备工作 | 第42-45页 |
| ·资料收集与汇编 | 第42-43页 |
| ·测量放样 | 第43-44页 |
| ·施工场地 | 第44-45页 |
| ·PTC管桩静压施工技术 | 第45-55页 |
| ·施工机械型号及技术参数 | 第45-46页 |
| ·施工工艺流程 | 第46-52页 |
| ·桩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 第52-55页 |
| ·安全保证措施 | 第55-56页 |
| ·文明施工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工程质量控制与检测 | 第57-73页 |
| ·基本要求与基本工作 | 第57页 |
| ·基本要求 | 第57页 |
| ·基本工作 | 第57页 |
| ·质量控制要点 | 第57-58页 |
| ·质量保证措施 | 第58-67页 |
|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 第59页 |
| ·材料和设备质量控制 | 第59-63页 |
| ·施工过程控制 | 第63-65页 |
| ·施工质量检验控制 | 第65-67页 |
| ·常见问题与事故处理 | 第67-68页 |
| ·桩身断裂 | 第67页 |
| ·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 第67页 |
| ·桩顶位移 | 第67-68页 |
| ·桩身倾斜 | 第68页 |
| ·接桩处开裂 | 第68页 |
| ·PTC管桩的检测 | 第68-72页 |
| ·检测项目及标准 | 第68-69页 |
| ·管桩检测方法及规范 | 第69-70页 |
| ·检测设备 | 第70-71页 |
| ·单桩承载力确定 | 第71-72页 |
| ·试桩检测结果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3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73页 |
| ·进一步研究内容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