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4页 |
| ·边坡稳定性研究的意义 | 第7-10页 |
| ·国内外对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2页 |
| ·现阶段边坡稳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21页 |
| ·定性分析方法 | 第13-15页 |
| ·定量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 ·非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概况及滑体的基本特征 | 第24-44页 |
|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24-27页 |
| ·地形地貌 | 第24页 |
| ·地层岩性 | 第24-25页 |
| ·大地构造部位 | 第25-26页 |
| ·地震情况 | 第26页 |
| ·气候及水文条件 | 第26-27页 |
| ·边坡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34页 |
| ·地形地貌条件 | 第27-28页 |
| ·地层岩性 | 第28-32页 |
|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 第32-33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3-34页 |
| ·滑体的基本特征 | 第34-44页 |
| ·滑坡体分区 | 第34-36页 |
| ·主要研究区的滑坡体特征 | 第36-44页 |
| 第三章 滑坡形成条件及成因机制分析 | 第44-58页 |
| ·滑体形成条件分析 | 第44-49页 |
| ·地形地貌 | 第44-45页 |
| ·地层性质及产状 | 第45-47页 |
| ·水文地质因素 | 第47-48页 |
| ·地震影响 | 第48-49页 |
| ·其他因素影响 | 第49页 |
| ·滑坡体成因机制分析 | 第49-56页 |
| ·变形碎裂体成因机制分析 | 第50-51页 |
| ·滑坡体成因机制分析 | 第51-56页 |
| ·影响变形碎裂体稳定性的主控因素及诱发因素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极限平衡法的边坡稳定性研究及与蒙特卡洛法结合的可靠度分析 | 第58-74页 |
| ·极限平衡法原理 | 第58-63页 |
| ·静力平衡条件 | 第58-59页 |
| ·条分法的安全系数计算 | 第59-63页 |
| ·本工程中剖面选取和岩土体参数 | 第63-6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4-66页 |
| ·蒙特卡洛法(MONTE-CARLO)边坡可靠度分析与敏感度分析 | 第66-74页 |
| ·蒙特卡洛法(Monte-Carlo)可靠度分析原理 | 第66-68页 |
| ·利用Monte-Carlo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 第68-71页 |
| ·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71-74页 |
| 第五章 基于数值方法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 第74-92页 |
| ·有限元与条分法的耦合分析法 | 第74-82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74-75页 |
| ·有限元与条分法耦合分析方法 | 第75-76页 |
| ·耦合法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 第76-81页 |
| ·耦合法与极限平衡法的对比 | 第81-82页 |
| ·有限元法考虑地震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82-92页 |
| ·拟静力法(Pseudo-Static Analysis) | 第83-84页 |
| ·Newmark滑块位移法(Newmark Sliding Block Analysis) | 第84-85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5-9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2-95页 |
| ·结论 | 第92-93页 |
| ·建议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 摘要 | 第101-103页 |
| Abstract | 第103-106页 |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