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产生:游走于现实与理想之间 | 第8-13页 |
一、质疑现代文明 | 第9-10页 |
二、探寻理想社会 | 第10-11页 |
三、回归精神家园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外在形态的表现:童年母题的叙述与言说 | 第13-22页 |
一、儿童视角的叙述方式 | 第13-17页 |
(一) 儿童视角的运用 | 第13-14页 |
(二) 童年经验再现 | 第14-17页 |
二、自然与儿童的物人交感 | 第17-22页 |
(一) 原始风景的自然写真 | 第17-19页 |
(二) “狗眼”里的深层透视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唯美内涵的体现:童年母题的人性刻画 | 第22-28页 |
一、普通大众的人性挖掘 | 第23-25页 |
二、审视易被人忽视的人性 | 第25-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后记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