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证券化定价问题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7-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结构框架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不良贷款证券化定价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 ·不良贷款证券化定价的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 ·基础资产现金流分析 | 第16页 |
| ·资产重组原理 | 第16-17页 |
| ·不良贷款证券化定价模型的比较 | 第17-20页 |
| ·蒙特卡罗模拟模型 | 第17-18页 |
| ·静态现金流折现定价模型 | 第18页 |
| ·利率二叉树模型 | 第18-19页 |
| ·期权调整利差法模型 | 第19-20页 |
| ·各种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20页 |
| ·国外不良贷款证券化实践中常用的定价方法及其评价 | 第20-22页 |
| ·美国RTC定价方法 | 第20-21页 |
| ·韩国KAMCO定价方法 | 第21页 |
| ·摩根.斯坦利的定价方法 | 第21-22页 |
| ·国内不良贷款证券化实践中常用的定价方法及其评价 | 第22-24页 |
| ·账面价值法 | 第22页 |
| ·协商定价法 | 第22-23页 |
| ·市场拍卖法 | 第23页 |
| ·NPV法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不良贷款证券化定价模型的选择 | 第24-34页 |
| ·资产池基础资产价格的确定 | 第24-31页 |
| ·相关因素回归分析法模型介绍 | 第24页 |
| ·选择相关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的原因分析 | 第24页 |
| ·模型的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 ·模型变量的选取 | 第25-29页 |
| ·模型的计算步骤 | 第29-31页 |
| ·不良贷款证券化工具风险收益贴现率的确定 | 第31-34页 |
| ·CAPM模型介绍 | 第31-32页 |
| ·CAPM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32页 |
| ·CAPM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 第32页 |
| ·风险收益贴现率的计算步骤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不良贷款证券化定价模型的应用 | 第34-46页 |
| ·算例基本情况介绍 | 第34页 |
| ·算例资产池基础资产价格的确定 | 第34-43页 |
| ·历史数据的选取 | 第34-35页 |
| ·规范交易案例信息并量化 | 第35-37页 |
| ·对规范后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 第37-41页 |
| ·建立回归数学方程 | 第41页 |
| ·算例资产池基础资产价格的计算 | 第41-43页 |
| ·算例风险收益贴现率的确定 | 第43-46页 |
| ·市场组合收益率的计算 | 第43页 |
| ·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 第43-44页 |
| ·风险校正系数β的计算 | 第44页 |
| ·风险收益贴现率的计算 | 第44-45页 |
|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47-48页 |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48页 |
| ·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