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艺术史论文

吕凤子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8-17页
 一第8-11页
 二第11-14页
 三第14-15页
 四第15-17页
第一章 形成吕凤子思想的渊源第17-28页
 第一节 吕凤子早年的社会生态第17-22页
 第二节 吕凤子早年的教育与交友第22-25页
 第三节 两江师范学堂的熏染第25-28页
第二章 吕凤子的"完人"美育思想第28-48页
 第一节 "完人"理念的发展第28-30页
 第二节 吕凤子的美育思想成因第30-33页
 第三节 "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的完人主张第33-40页
 第四节 完人的美育实践第40-48页
  1、鼓舞欢欣、生趣充实的校园生活第41-43页
  2、穷异成异、穷己成己的思想实践第43页
  3、自由、民主、平等之精神倡导第43-44页
  4、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第44-45页
  5、终极的人文关怀第45-48页
第三章 吕凤子的"尊异成异"艺术风格第48-106页
 第一节 吕凤子绘画思想第49-53页
  1、强调"尊异成异""集众殊为我殊"的个人创作风貌第49-50页
  2、讲究线条表情的骨法用笔第50-51页
  3、突出艺术的体现与国家命运、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化功能第51-53页
 第二节 关于画风分期第53-93页
  1、早期的画(1918-1937)第53-62页
  2、中期的画(1937-1949)第62-83页
  3、晚期的画(1949-1959)第83-86页
  4、吕凤子的花鸟、山水画第86-93页
 第三节 吕凤子的书法、篆刻、诗词、乱针绣第93-106页
  书法、篆刻第93-102页
  正则绣第102-104页
  吕凤子的诗词第104-106页
第四章 吕凤子的绘画史论第106-134页
 第一节 吕凤子绘画史写作方法第106-107页
  《中国绘画史略》第106-107页
 第二节 吕凤子"三宗"说艺术史观第107-123页
  自然主义宗第109-110页
  无相主义宗第110-116页
  教化主义宗第116页
  对南北宗的批判第116-120页
  儒、道、释的兼容第120-122页
  "三宗"说的意义第122-123页
 第三节 吕凤子的绘画理论第123-134页
  《中国画的变》第123-124页
  《中国画法研究》第124-134页
第五章 关于吕凤子的地位评价第134-143页
 第一节 吕凤子性格对其绘画地位的影响第134-137页
 第二节 吕凤子的定位第137-143页
结论第143-146页
附录:第146-156页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第156-160页
吕凤子年谱第160-170页
附录:1939年吕凤子成都画展筹款价格表:第170-172页
后记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建设初探--以南京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镇江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