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6-8页 |
·江苏省背景简述 | 第6-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2 相关研究阐述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3-30页 |
·江苏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分析 | 第13-21页 |
·培养目标分析 | 第13-15页 |
·研究方向分析 | 第15-16页 |
·学习年限 | 第16页 |
·培养方式与方法 | 第16-17页 |
·课程设置 | 第17-21页 |
·科研与学位论文 | 第21页 |
·江苏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学习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 | 第21-30页 |
·读研的动机及选择专业与学校的理由 | 第22-24页 |
·研究生对培养方案、研究方向和导师相关情况的了解程度 | 第24-25页 |
·研究生的学习情况 | 第25-26页 |
·学术研究与学位论文 | 第26-28页 |
·研究生对影响培养质量因素的认识 | 第28-3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0-35页 |
·结论 | 第30页 |
·体育院校间培养目标相似,各专业培养目标之间区别甚微 | 第30-31页 |
·院校间研究方向设置略有类似 | 第30页 |
·课程划分方法不完全一致,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有相似 | 第30页 |
·对培养质量进行控制管理的途径较简单,进行考察的范围相对较小 | 第30-31页 |
·读研的动机以“解决自身的现实利益问题”为主 | 第31页 |
·学习过程中呈现“应付心理”占主导的趋势 | 第31页 |
·研究生对所接受的培养模式产生质疑 | 第31页 |
·建议 | 第31-35页 |
·建议培养机构设立符合各院校、各专业特征的培养目标 | 第31-32页 |
·建立切实可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 第32页 |
·建议增强研究生主体自主管理中的反省意识 | 第32-34页 |
·健全对培养质量的过程性控制、监督体系 | 第34-3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件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