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5页 |
·环糊精简介 | 第11-14页 |
·环糊精的发展与应用 | 第11页 |
·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 第11-14页 |
·固体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态与表征 | 第14-16页 |
·固体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14-15页 |
·固体环糊精包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15-16页 |
·溶液中环糊精包合行为研究 | 第16-21页 |
·溶液中环糊精包合物形成的作用力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包合常数K的测定方法 | 第17-21页 |
·客体分子与环糊精分子存在的其他方式 | 第21-23页 |
·富马酸简介 | 第23-24页 |
·富马酸的性质 | 第23页 |
·富马酸的主要应用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β-环糊精对富马酸包合、增溶作用研究 | 第25-37页 |
·引言 | 第25-27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β-环糊精对富马酸的影响 | 第27页 |
·相溶解度法 | 第27-28页 |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第28页 |
·包合率的测定 | 第28页 |
·溶解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富马酸溶液的pH值对环糊精的影响 | 第29-30页 |
·富马酸的工作曲线 | 第30页 |
·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0-31页 |
·β-环糊精对富马酸的增溶效应 | 第31-32页 |
·不同温度包合过程中有关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32-33页 |
·包合率 | 第33-34页 |
·包合物的溶解度变化 | 第3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富马酸包合、增溶作用研究 | 第37-4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富马酸的影响 | 第37页 |
·相溶解度法 | 第37-38页 |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第38页 |
·包合率的测定 | 第38页 |
·溶解度的测定 | 第38页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9页 |
·羟丙基-β-环糊精的增溶效应 | 第39-41页 |
·不同温度包合过程中有关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41-42页 |
·包合率 | 第42-43页 |
·包合物的溶解度变化 | 第4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α-环糊精对富马酸包合、增溶作用研究 | 第46-5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α-环糊精对富马酸的影响 | 第46页 |
·相溶解度法 | 第46页 |
·α-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第46-47页 |
·包合率的测定 | 第47页 |
·溶解度的测定 | 第47页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7-48页 |
·α-环糊精的增溶效应 | 第48-50页 |
·不同温度包合过程中有关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50-51页 |
·包合率 | 第51-52页 |
·包合物的溶解度变化 | 第5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富马酸分子与环糊精空腔尺度的匹配性 | 第55-57页 |
·Cerius~2软件简介 | 第55页 |
·马酸分子结构计算与包合预测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7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