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优在防治苹果病害方面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农药 | 第11页 |
·农药残留 | 第11-13页 |
·农药最高残留量 | 第11页 |
·农产品农药残留形成的途径 | 第11-12页 |
·农药的直接喷施 | 第12页 |
·从污染的土壤中吸收 | 第12页 |
·由污染的水体携带 | 第12页 |
·空气漂移 | 第12页 |
·农药残留的危害 | 第12页 |
·常见农药残留及类型 | 第12-13页 |
·有机氯农药 | 第12-13页 |
·有机磷农药 | 第13页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 第13页 |
·有机氮农药 | 第13页 |
·有机汞农药 | 第13页 |
·农药的种类和作用方式 | 第13-18页 |
·杀虫剂和杀螨剂 | 第14-16页 |
·接触杀虫作用和接触杀虫剂 | 第14-15页 |
·内吸杀虫作用和内吸杀虫剂 | 第15-16页 |
·胃毒杀虫作用和胃毒剂 | 第16页 |
·熏蒸杀虫作用和熏蒸剂 | 第16页 |
·杀菌剂 | 第16-18页 |
·保护性杀菌剂作用和保护性杀菌剂 | 第17页 |
·内吸杀菌作用和内吸杀菌剂 | 第17页 |
·铲除作用 | 第17-18页 |
·除草剂 | 第18页 |
·触杀性除草作用 | 第18页 |
·内吸性除草作用 | 第18页 |
·农药的剂型 | 第18-22页 |
·喷雾用的剂型 | 第19-20页 |
·固态剂型 | 第19页 |
·液态剂型 | 第19-20页 |
·喷粉和撒粒用的剂型 | 第20-21页 |
·粉剂[DP] | 第20-21页 |
·吸附粉剂 | 第21页 |
·微粉剂 | 第21页 |
·颗粒剂[GR] | 第21页 |
·气溶胶喷雾用的剂型 | 第21-22页 |
·水质气溶胶制剂 | 第22页 |
·水质气溶胶制剂 | 第22页 |
·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的主要措施 | 第22-24页 |
·大力提倡农业防治 | 第22页 |
·积极采用生物防治 | 第22-23页 |
·倡导应用物理防治 | 第23页 |
·科学运用生态防治 | 第23页 |
·合理选择化学防治 | 第23-24页 |
·苹果 | 第24-25页 |
·苹果简史 | 第24页 |
·苹果的营养价值 | 第24页 |
·苹果的经济地位 | 第24-25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及依据 | 第25-26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选题的依据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三原和泾阳果园与试验处理 | 第26-27页 |
·供试果园 | 第26页 |
·试验处理 | 第26页 |
·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富平果园与处理 | 第27页 |
·试验处理 | 第27页 |
·调查与统计 | 第27页 |
·礼泉果园与处理 | 第27页 |
·果园与处理 | 第27页 |
·调查与统计 | 第27页 |
·永寿果园与处理 | 第27-29页 |
·果园与处理 | 第27-28页 |
·调查与统计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 第29-30页 |
·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 | 第30页 |
·对轮纹烂果病的防治效果 | 第30-31页 |
·对霉心病的防治效果 | 第31页 |
·喷布不同次数杀菌优的综合防治效果 | 第31-32页 |
·礼泉喷布不同次数杀菌优的综合防治效果 | 第31-32页 |
·永寿喷布不同次数杀菌优的综合防治效果 | 第32页 |
·盛花期和花后喷布杀菌优对苹果坐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4-36页 |
·杀菌优对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 | 第34页 |
·杀菌优对轮纹烂果病的防治效果 | 第34-35页 |
·杀菌优对霉心病的防治效果 | 第35页 |
·杀菌优喷布次数和成本分析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