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短纤的脱胶、漂白及柔软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亚麻的结构和性能 | 第13-19页 |
| ·亚麻原茎与纤维的构造 | 第13-15页 |
| ·亚麻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5-16页 |
| ·亚麻纤维各组成成分性能及对纺、织、染的影响 | 第16-19页 |
| ·亚麻脱胶细化、漂白和柔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9-24页 |
| ·亚麻脱胶细化方法及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 ·亚麻漂白技术及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 ·亚麻柔软技术及发展状况 | 第21-24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研究目标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亚麻短纤碱煮脱胶细化工艺的研究 | 第25-52页 |
| ·亚麻碱煮脱胶的目的及机理 | 第25-26页 |
| ·亚麻碱煮脱胶的目的 | 第25页 |
| ·亚麻碱煮脱胶的化学机理 | 第25-26页 |
| ·亚麻碱煮脱胶应遵循的原则 | 第26-27页 |
| ·亚麻脱胶细化的助剂及工艺研究 | 第27-30页 |
| ·煮练助剂的选择 | 第27-28页 |
| ·脱胶细化工艺研究 | 第28-30页 |
| ·亚麻脱胶细化工艺中的预酸处理工艺 | 第30-34页 |
| ·预酸处理的目的和原理 | 第30页 |
| ·预酸处理的探讨 | 第30-31页 |
| ·预酸处理工艺参数设计 | 第31-34页 |
| ·结论 | 第34页 |
| ·碱煮工艺参数设计 | 第34-48页 |
| ·工艺参数设计 | 第34-46页 |
| ·工艺改进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单煮和复煮练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三章 亚麻短纤漂白工艺的研究 | 第52-74页 |
| ·亚麻短纤过氧化氢漂白的目的和原理 | 第52-53页 |
| ·亚麻过氧化氢漂白的目的 | 第52页 |
| ·亚麻过氧化氢漂白的原理 | 第52-53页 |
| ·亚麻短纤漂白的助剂及工艺研究 | 第53-56页 |
| ·漂白助剂的选择 | 第53-54页 |
| ·亚麻短纤漂白工艺研究 | 第54-56页 |
| ·亚麻短纤漂白工艺设计 | 第56-67页 |
| ·混配助剂 | 第56-63页 |
| ·工艺参数设计 | 第63-67页 |
| ·单氧漂和双氧漂 | 第67-69页 |
| ·双氧漂最佳工艺 | 第67-69页 |
| ·单氧漂和双氧漂对比 | 第69页 |
| ·纤维素再生 | 第69-71页 |
| ·纤维素再生工序的目的及原理 | 第69-70页 |
| ·纤维素再生工序的探讨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亚麻短纤煮漂工艺结论 | 第72-74页 |
| 第四章 亚麻短纤柔软整理 | 第74-84页 |
| ·亚麻短纤柔软整理的目的和方法 | 第74页 |
| ·柔软剂的选择和柔软原理 | 第74-76页 |
| ·柔软剂的选择 | 第74页 |
| ·氨基硅酮柔软原理 | 第74-75页 |
| ·聚醚氨基硅油柔软原理 | 第75-76页 |
|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 ·实验仪器、药剂和材料 | 第76页 |
| ·测试方法 | 第76-77页 |
| ·柔软整理工艺流程 | 第77页 |
| ·柔软整理的影响因素 | 第77-78页 |
| ·亚麻短纤柔软工艺研究 | 第78-83页 |
| ·聚醚氨基硅油柔软工艺的研究 | 第78-80页 |
| ·氨基硅酮柔软工艺的研究 | 第80页 |
| ·对比实验 | 第80-82页 |
| ·氨基硅酮与聚醚氨基硅油复配比研究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