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2页 |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9页 |
·外加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特点 | 第13-15页 |
·粉末冶金法 | 第14页 |
·喷射法 | 第14-15页 |
·铸渗法 | 第15页 |
·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特点 | 第15-19页 |
·固-固反应法 | 第15-17页 |
·固-液反应法 | 第17-18页 |
·气-液反应法 | 第18-19页 |
·TiB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9-24页 |
·TiB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9-24页 |
·真空消失模铸造(V-EPC)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25页 |
·论文的意义 | 第25-26页 |
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6-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45 碳素钢 | 第26页 |
·合金粉末涂料的组成 | 第26-28页 |
·(B-Fe)-(Ti-Fe)-(Cr-Fe)体系 | 第26-27页 |
·Ti-B_4C-(Ti-Fe)体系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合金粉末涂料的配制及处理工艺 | 第28页 |
·(B-Fe)-(Ti-Fe)-(Cr-Fe)体系合金粉末涂料的配制 | 第28页 |
·Ti-B_4C-(Ti-Fe)体系合金粉末涂料的配制 | 第28页 |
·表面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 | 第28-30页 |
·试样的成型 | 第28-29页 |
·相对厚度定义及其试样的制备 | 第29页 |
·金相试样的制备 | 第29-30页 |
·检测方法 | 第30-32页 |
·光学显微组织分析 | 第30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0-31页 |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31页 |
·表面复合材料硬度测试 | 第31-32页 |
3 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 第32-37页 |
·(B-Fe)-(Ti-Fe)-(Cr-Fe)体系 Gibbs 自由能的理论计算 | 第32-34页 |
·Ti-B_4C-(Ti-Fe)体系 Gibbs 自由能的理论计算 | 第34-37页 |
4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37-60页 |
·(B-Fe)-(Ti-Fe)-(Cr-Fe)体系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37-46页 |
·Ti-Fe 粉的加入量对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41-43页 |
·相对厚度对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Ti-B_4C-(Ti-Fe)体系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46-60页 |
·Ti-Fe 粉的加入量对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0-52页 |
·Ti 粉粒度对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2-53页 |
·B_4C 粒度对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3-55页 |
·相对厚度对对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5-57页 |
·热处理对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