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管的热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论文立题背景和依据 | 第17-18页 |
·磁控管热分析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8-19页 |
·行波管热分析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9-2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22页 |
·本论文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 第22-23页 |
·整个学位论文的组织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软件介绍 | 第25-41页 |
·有限元法 | 第25-27页 |
·有限积分法 | 第27-28页 |
·ANSYS简介 | 第28-36页 |
·热分析模块 | 第31-33页 |
·传热方程 | 第31-32页 |
·热传递的方式 | 第32页 |
·稳态传热 | 第32-33页 |
·瞬态传热 | 第33页 |
·线性与非线性 | 第33页 |
·边界条件、初始条件 | 第33页 |
·后处理 | 第33页 |
·流体分析模块 | 第33-35页 |
·求解步骤 | 第34-35页 |
·边界条件 | 第35页 |
·后处理 | 第35页 |
·高频场分析模块 | 第35-36页 |
·高频谐波分析 | 第36页 |
·高频模态频率分析 | 第36页 |
·MAFIA简介 | 第36-37页 |
·TWTCAD简介 | 第37-41页 |
第三章 磁控管热分析 | 第41-56页 |
·磁控管阳极表面的散热分析 | 第41-49页 |
·磁控管散热器优化设计理论分析 | 第41-44页 |
·肋片数的限制 | 第42-43页 |
·强迫对流时肋形状的优化 | 第43-44页 |
·磁控管散热的数值分析 | 第44-46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网格生成 | 第45页 |
·施加边界条件 | 第45-46页 |
·求解 | 第46页 |
·各种影响散热的因素 | 第46-47页 |
·风速对散热的影响 | 第46页 |
·翅片数对散热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对翅片形状的优化 | 第47页 |
·磁控管温升的实验测量 | 第47-49页 |
·热形变对磁控管参数的影响 | 第49-55页 |
·谐振频率的理论计算 | 第50页 |
·谐振频率的数值计算 | 第50-53页 |
·隔模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52页 |
·极靴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52页 |
·天线孔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52页 |
·天线槽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52页 |
·阳极片形状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阴极建模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53页 |
·热形变对磁控管谐振腔工作频率的影响 | 第53-55页 |
·热分析 | 第54页 |
·热形变分析 | 第54-55页 |
·热形变对磁控管谐振腔工作频率的影响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行波管电子枪的热分析 | 第56-65页 |
·电子枪的主要参量和指标 | 第57-58页 |
·电子枪组件的热分析 | 第58-62页 |
·对复杂模型的热分析 | 第59-61页 |
·对简化模型的热形变计算 | 第61页 |
·两种模型的热形变计算结果对比 | 第61-62页 |
·热形变对电子枪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第五章 行波管慢波结构热分析 | 第65-127页 |
·影响夹持杆传热能力的几种因素 | 第65-68页 |
·材料的选择 | 第65-66页 |
·夹持杆的结构 | 第66页 |
·装配技术的影响 | 第66-68页 |
·接触热阻的影响 | 第68页 |
·螺旋线慢波结构中的接触热阻 | 第68-71页 |
·接触热阻的产生和定义 | 第68-69页 |
·接触材料之间的接触热阻依赖的因素 | 第69-71页 |
·接触热阻的获得 | 第71页 |
·螺旋线温升的研究 | 第71-104页 |
·螺旋线慢波结构高频特性研究 | 第72-79页 |
·场的表达式 | 第72-74页 |
·色散特性 | 第74-76页 |
·耦合阻抗 | 第76-77页 |
·衰减常数 | 第77-79页 |
·电子注截获的计算 | 第79-97页 |
·螺带上的温差 | 第80-81页 |
·夹持杆上的温差 | 第81-85页 |
·管壳上的温差 | 第85-86页 |
·由接触热阻产生的温差 | 第86-90页 |
·对实际行波管温升的验证计算 | 第90-97页 |
·螺旋线温升的实验测量 | 第97-98页 |
·螺旋线温升的数值模拟 | 第98-103页 |
·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 第98-99页 |
·接触热阻的等效模拟 | 第99-100页 |
·螺旋线温升的数值模型 | 第100-103页 |
·不同慢波结构功率耗散比较 | 第103-104页 |
·热形变对慢波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 | 第104-126页 |
·色散特性的数值计算 | 第105-113页 |
·色散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05-108页 |
·ANSYS的色散特性计算模型 | 第108-110页 |
·色散特性计算比较 | 第110-113页 |
·耦合阻抗的数值计算 | 第113-118页 |
·耦合阻抗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13-115页 |
·ANSYS中的耦合阻抗计算 | 第115-116页 |
·耦合阻抗的比较计算 | 第116-118页 |
·热形变对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的影响 | 第118-126页 |
·慢波结构温度场的计算 | 第118-119页 |
·慢波结构热形变的计算 | 第119页 |
·热形变对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的影响 | 第119-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六章 行波管收集级的热分析 | 第127-133页 |
·收集极内表面热边界条件的比较计算 | 第128-130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28页 |
·边界条件的计算 | 第128-129页 |
·不同加载方式下的计算结果 | 第129-130页 |
·不同冷却方式下各种收集极的功率耗散计算 | 第130-132页 |
·自然冷却 | 第130-131页 |
·加翅片的冷却 | 第131页 |
·水套式冷却 | 第131-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七章 微波管热分析专用软件的开发 | 第133-144页 |
·行波管螺旋线慢波结构热特性计算专用软件开发 | 第133-140页 |
·热特性计算专用软件的设计思路 | 第134页 |
·热特性计算的流程与实现 | 第134-135页 |
·热特性计算软件的运行 | 第135-140页 |
·磁控管散热分析专用软件的开发 | 第140-143页 |
·磁控管散热分析专用软件的设计思路 | 第140-141页 |
·磁控管散热分析专用软件的运行方式 | 第141-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44-146页 |
·本论文研究总结 | 第144-145页 |
·前景展望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3页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3-154页 |
附录1 | 第154-159页 |
附录2 | 第159-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