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杆系结构回传波射矩阵法及其应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主要结构元件动力问题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杆件坐标系和内力符号约定 | 第16-20页 |
·刚架节点和杆件坐标系的设定 | 第16-17页 |
·节点和杆件截面位移和内力 | 第17-20页 |
第3章 杆系结构静力分析的回传波矩阵法 | 第20-27页 |
·前言 | 第20页 |
·回传波矩阵法及相关矩阵表示 | 第20-24页 |
·节点的力和力矩平衡方程 | 第20-22页 |
·节点的位移协调方程 | 第22页 |
·整体结构的矩阵形式 | 第22页 |
·结构的回传矩阵 | 第22-24页 |
·算例分析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三维杆系结构的回传波模型 | 第27-43页 |
·前言 | 第27页 |
·结构杆件和节点的动力学方程 | 第27-34页 |
·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的关系 | 第27-31页 |
·结构元件中的轴向波 | 第31页 |
·结构元件中的扭转波 | 第31-32页 |
·结构元件中的弯曲波 | 第32-34页 |
·结构杆件的位移和内力统一表示 | 第34-35页 |
·稳态波的散射矩阵和回传波射矩阵 | 第35-41页 |
·节点的平衡方程和协调条件 | 第35-37页 |
·节点和结构的散射矩阵 | 第37-40页 |
·结构的回传波射矩阵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三维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43-66页 |
·结构元件的动力响应 | 第43-46页 |
·结构元件的位移与内力 | 第43-44页 |
·回传波射稳态响应的因果关系 | 第44-45页 |
·FFT法瞬态响应数值计算 | 第45-46页 |
·计算程序方案 | 第46-47页 |
·两层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数值结果和分析 | 第47-52页 |
·框架结构的尺寸和材料属性 | 第47-49页 |
·节点处力和力矩的平衡 | 第49-50页 |
·轴向波、扭转波和弯曲波的到达时刻 | 第50-51页 |
·杆件中的波型转换和传播 | 第51-52页 |
·支承柱的动力响应和动态放大因子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A模态系数矩阵 | 第73-74页 |
附录B静载下框架结构各节点无量纲内力和内力矩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