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脉动风特性及其对桥梁主梁断面的抖振作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桥梁风致振动第13-14页
     ·颤振第13页
     ·驰振第13-14页
     ·涡振第14页
     ·抖振第14页
   ·桥梁抖振研究现状第14-18页
     ·抖振频域分析第14-16页
     ·抖振时域分析第16-17页
     ·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主要研究目标第18-21页
     ·研究目的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页
     ·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近地脉动风观测与分析第21-39页
   ·脉动风基本特性第21-30页
     ·紊流强度第21-23页
     ·紊流积分尺度第23-24页
     ·功率谱密度函数第24-30页
   ·上海崇明岛近地风统计分析第30-37页
     ·现场实测与数据采集第30-31页
     ·脉动风特性分析第31-33页
     ·常用风谱修正第33-35页
     ·更高精度谱的提出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桥梁主梁节段模型抖振试验第39-51页
   ·均匀格栅紊流场的建立第39-44页
     ·试验计划第39页
     ·试验方法及装置第39-41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1-44页
   ·抖振试验准备第44-46页
     ·试验模型第44-45页
     ·试验设备第45-46页
     ·试验工况安排第46页
   ·加速度信号到位移结果的转换第46-49页
   ·抖振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气动导纳识别第51-69页
   ·气动导纳基本理论与识别方法第51-54页
     ·气动导纳定义及影响因素第51页
     ·气动导纳经验公式第51-52页
     ·气动导纳识别方法第52-54页
   ·气动导纳试验准备第54-57页
     ·试验设备第54页
     ·试验模型第54-57页
     ·试验工况安排第57页
   ·静风三分力系数测量第57-59页
   ·试验结果处理分析方法第59-61页
     ·谱估计参数优化第59-60页
     ·等效气动导纳三分量表达第60页
     ·试验曲线拟合方式第60-61页
   ·气动导纳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1-68页
     ·三种模型的气动导纳及与 Sear函数的对比第62-63页
     ·加栏杆以后模型的气动导纳第63-64页
     ·不同风攻角下的气动导纳第64-65页
     ·不同风速下的气动导纳第65-66页
     ·不同紊流度下的气动导纳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二维桥梁主梁抖振计算分析第69-100页
   ·风荷载计算模型第69-71页
     ·静风力荷载第69-70页
     ·抖振力第70页
     ·自激力第70-71页
   ·频域内抖振计算方法第71-73页
   ·时域内抖振计算方法第73-79页
     ·脉动风模拟第74-76页
     ·自激力的处理第76-78页
     ·气动导纳的处理第78页
     ·瞬时风攻角的处理第78-79页
   ·抖振计算程序验证第79-81页
   ·抖振参数分析第81-86页
     ·自激力第81-83页
     ·风速互谱第83-84页
     ·抖振力互谱第84-85页
     ·瞬时风攻角第85-86页
   ·抖振响应分析第86-90页
     ·导纳函数六分量的影响第86-88页
     ·不同风谱的影响第88-90页
   ·气动导纳试验验证第90-99页
     ·薄平板模型气动导纳验证结果第90-93页
     ·流线箱梁模型气动导纳验证结果第93-96页
     ·双边主梁模型气动导纳验证结果第96-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六章 结语第100-103页
   ·主要研究工作第100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00-102页
   ·对以后研究的建议第102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102-103页
附录I 气动导数识别结果第103-106页
附录II 气动导纳识别结果第10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1页
作者简介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MO系统中发射天线选择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ATM over SDH的DVB-SDH网络适配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