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中国工笔花鸟画“负空间”语言探索及当代发展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对负空间的阐释与界定第9-17页
 第一节 “负空间”的定义第9-15页
  一、“负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的表述第10-11页
  二、“负空间”在中国其他艺术中的表述第11-15页
 第二节 中国工笔花鸟画中“负空间”构成的特点第15-17页
第二章 传统工笔花鸟画中“负空间”的内涵第17-25页
 第一节 传统哲学思想的切入对其空间形式的作用与影响第17-18页
 第二节 传统工笔花鸟画“负空间”的特征第18-25页
第三章 “负空间”的新秩序—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对“负空间”的表现及发展第25-51页
 第一节 视觉形式表现层面上对“负空间”的处理第25-37页
  一、视觉特征解析第25-26页
  二、工笔花鸟画“负空间”表现的现代拓展第26-27页
  三、工笔花鸟画空间实体的研究第27-37页
   1、“负空间”对构图形式的作用第27-29页
   2、“负空间”对造型的作用第29-32页
    A、线条造型与块面造型第29-31页
    B、夸张变形与写实造型第31-32页
   3、“负空间”对笔墨、色彩的作用第32-33页
   4、“负空间”中特殊肌理因素的作用第33-37页
    A、“负空间”的偶然性效果第34页
    B. 负空间的必然性效果第34-35页
    C、工具、材料上运用效果第35-37页
  四、视觉形式表现层面上对“负空间”处理多样性的原因第37页
 第二节 当代意识表现层面上对“负空间”处理第37-51页
  一、当代审美意识阐述及体现第37-38页
  二、中国工笔花鸟画意识表现层面上“负空间”的当代语言探索及思考第38-51页
   (一) 追求现代审美情趣的个性化发展第39-42页
    1、关注现实生活、追求朴素第39页
    2、钟情古风、追求野逸第39-40页
    3、追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第40-41页
    4、关注内心、追求个性化探索第41-42页
   (二) “负空间”当代语言探索的思考第42-43页
   (三) 《鸟笼系列》与《荫》的创作初探第43-51页
    1、《鸟笼系列》创作初探第44-49页
    2、《荫》创作初探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主要参考画册第53-54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54-57页
作者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治理与中小企业贷款
下一篇:从中国20世纪的插画看大众审美趣味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