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本文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国内外现状综述 | 第8-9页 |
| ·有限元法和试验模态分析法简介 | 第9-12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0-11页 |
| ·试验模态法简介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研究 | 第14-24页 |
| ·车架有限元计算模型的选择和建立 | 第14-15页 |
| ·车架有限元计算模型的选择 | 第14-15页 |
| ·车架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5页 |
| ·模态计算过程及结果 | 第15-18页 |
| ·摩托车车架试验模态分析 | 第18-21页 |
| ·提高车架模态试验精度的途径 | 第18-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 ·分析模态实验模态对比验证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发动机与车架间连接方式对车架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24-29页 |
| ·安装发动机的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25-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发动机安装方式对车架的静态特性的影响 | 第29-36页 |
| ·静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9页 |
| ·车架结构及力的简化 | 第29-32页 |
| ·车架主要尺寸 | 第30-31页 |
| ·车架的受力分析 | 第31-32页 |
| ·车架的静强度分析 | 第32-34页 |
| ·边界约束条件及载荷的确定 | 第32页 |
| ·静应力分析结果及其分析 | 第32-33页 |
| ·发动机与车架间的连接方式对车架静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发动机与车架间的连接方式对车架刚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 ·车架的静刚度分析 | 第34页 |
| ·车架刚度的定义 | 第34页 |
| ·车架刚度的计算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五章 发动机安装位置对车架特性的影响 | 第36-45页 |
| ·模态分析结果比较 | 第39-41页 |
| ·模态频率比较 | 第39页 |
| ·模态振型比较 | 第39-41页 |
| ·静力学分析结果比较 | 第41-44页 |
| ·发动机位置改变后车架静力学分析 | 第41-42页 |
| ·发动机安装位置对车架强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发动机安装位置对车架的刚度影响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45-47页 |
| ·全文总结 | 第45页 |
| ·展望未来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