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桁式组合拱桥病害分析及维修加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桁式组合拱桥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0页 |
·桁式组合拱桥的现状 | 第10-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石柱县沿溪大桥的外观调查及检测 | 第15-27页 |
·石柱县沿溪大桥概况 | 第15-17页 |
·桥梁拱轴线和结构尺寸检测结果 | 第17-20页 |
·拱轴线的测量结果 | 第17-19页 |
·结构尺寸的检测结果 | 第19-20页 |
·结构表观状况及各类病害的检测结果 | 第20-23页 |
·混凝土强度检测 | 第23-24页 |
·回弹法测试的原理 | 第23-24页 |
·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 第24页 |
·大桥构件混凝土缺陷超声波检测 | 第24-27页 |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的结果 | 第25-27页 |
第3章 沿溪大桥结构静力计算分析 | 第27-57页 |
·全桥整体静力分析 | 第27-43页 |
·建模关键参数的选取 | 第27页 |
·建模思路 | 第27-28页 |
·全桥整体计算结果 | 第28-43页 |
·拱项实腹段局部分析 | 第43-50页 |
·建模的思路 | 第43-46页 |
·局部模型分析结果 | 第46-50页 |
·河流中漂流物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50-55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下弦杆受到撞击时的计算分析 | 第51-54页 |
·竖杆、斜杆受到撞击时的计算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沿溪大桥动力计算分析 | 第57-67页 |
·动力分析理论 | 第57-61页 |
·结构自振的有限元分析法 | 第57-58页 |
·子空间迭代法 | 第58-61页 |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 | 第61-65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1页 |
·全桥(未增加横桥向约束)自振特性计算 | 第61-63页 |
·全桥(增加横桥向约束)自振特性计算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桥梁病害原因分析及加固设计 | 第67-89页 |
·沿溪大桥病害原因分析 | 第67-71页 |
·混凝土的裂缝分析 | 第67-70页 |
·沿溪大桥裂缝部位与原因分析 | 第70-71页 |
·沿溪大桥加固设计 | 第71-75页 |
·加固设计思路 | 第71页 |
·技术标准及设计依据 | 第71-72页 |
·加固设计要点 | 第72-75页 |
·沿溪大桥加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 第75-81页 |
·植筋技术 | 第75-77页 |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 | 第77-81页 |
·沿溪大桥加固施工 | 第81-89页 |
·加固施工顺序 | 第81页 |
·裂缝治理 | 第81-83页 |
·结构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 第83页 |
·粘结碳纤维布施工 | 第83-85页 |
·粘贴钢板施工 | 第85-87页 |
·结构表面的植筋处理 | 第87-88页 |
·外包混凝土的浇筑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95页 |